第37章 骇人(第3/4页)

随既他又看向坐在旁边的谢煐:“殿下想好怎么说服这些太医按照我的方式防疫了吗?另外,如果我拿出方子,又该找什么借口?”

总不好每次都说碰巧看到古医书。

谢煐转眼回视他:“无需说服,直接让下面照做便是,只要有效果,他们自不会生出不满。方子也一样。”

白殊想想也是,这又不像上次,为了应付天子才要编套说辞。

抬眼看到知雨铺好了床,白殊站起身:“起太早,我再去睡会儿。”

他施施然走过去,揭被躺下,没多久就随着轻微的摇晃感沉睡。知雨守了片刻才退到旁边的小舱,临走之时还悄悄看了眼谢煐和另一张床。

鉴于先前白泊突然想分开两人的举动,谢煐一改欲将白殊安置在别处的想法,连在船上都特意同住一舱。

谢煐原本担心白殊受不了行船颠簸,但从运河入黄河两日后,他发现白殊竟是比知雨还精神。

见谢煐诧异,白殊笑道:“行船这种摇晃没什么,马车的颠簸我才不太受得住。”

他以前接受过各种气流冲击的训练,对船体摇晃还算适应良好。

天公作美,一路顺风顺水,船队在十一日后的傍晚抵达青淄县外的码头。

知县领着一群僚属、乡绅候在码头上迎接,小心翼翼地上前给谢煐与曹御史见礼。

“臣请太子殿下安……见过楚溪侯、御史。臣与县中乡绅已在杨庐备好宴席为诸位接风洗尘……”

谢煐抬手打断他的话:“不必,我们在码头外扎营一晚,明日直接前往山谷。所需马匹车辆可已备好?”

知县苦哈哈地点头:“俱已备好……”

这些可不在朝廷划拨的范围内,全得当地自行准备。他先前已经给平王一行准备了一批,现在又来了更大的太子,他直接把杨庐城大户的马借了个遍。

谢煐看他这模样,直言道:“知县若是明日不方便,留个小吏领路便是,无需亲自跟着孤。”

知县也不想跟去,可他不敢不跟。

谢煐让东宫卫去寻找扎营处,直接站在码头上便问知县:“你可知平王究竟如何被抓?”

知县皱着张脸:“臣……一直在后方为平王殿下转运物资,出事前不曾去过前方,是以不知详情……”

薛明芳在旁边翻个眼,问他:“那抓人的山匪是什么来路,你总知道吧?这可是在你的治下。”

治下出现山匪不是什么大事,可山匪抓了个王,还用来威胁朝廷,这事可就大破天了。

知县长叹口气,稍稍为自己辩解道:“领头的人是祝五娘,人称五娘子,原是带着一伙人走商的。这次家乡遭了灾,听平王令迁来此处。他们都是本县人,来得早,当时还帮着建围场。臣真是从未听说他们是什么山匪啊!”

谢煐这边的人倒是听得彼此对视,连白殊都有些诧异——首领竟是个女子?

曹御史问:“那现下山谷是何情形?平王等人可有受伤?”

知县道:“现下祝五娘带人守在山谷入口处,每日早晨带着平王几人到谷口,若不在三通鼓内送进当日口粮与草药,便杀一人。武威将军与鹰扬督尉无法,只得天天给他们送东西。”

其余人又问了些事,知县一一答了,不过他知道的也就是外围的情况。

待别人都没了问题,白殊突然问道:“你一直在杨庐城,城里可出现患疫病的人?”

知县连忙摆手:“那当然没有!”

但话音刚落,就见到白殊似笑非笑的表情,心头猛地一惊,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只得垂下头去。

谢煐瞥他一眼,领人向扎营处走去。

知县不敢离开,只让属下去遣散乡绅,又跟东宫卫要了顶帐篷,跟着在外头凑合了一晚。

翌日一早,众人起身收拾好,知县备下的马与马车也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