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涟漪(第3/6页)

老嬷嬷再次盯着她看过片刻,便收回目光,闭上眼睛。

范昭仪看她一副不打算再多说的模样,也只得吩咐宫人好生伺候,便起身离去。

身旁的心腹女官奇道:“嬷嬷怎会提到动兵逼宫?”

范昭仪绞着手帕,垂下睫毛:“她怕是老糊涂了。”

白殊和谢煐当日得知贺兰和身份,便去卫国公府寻他与薛明芳,将此事详细说了。

贺兰和相当冷静:“不管我生身父母是谁,我也还是我,是贺兰家这一辈的六郎。”

薛明芳直接揽上他的肩膀:“那人也就空口白牙那么一说,丝毫证据都没有,谁认啊。”

随后他们又将这事透露给卫国公夫妇与贺兰季南知道,三人虽有些吃惊,却也没有太大反应,只商量了下万一有人出来指认,该如何反驳不承认。

白殊看他们无人介意此事,心中甚是欣慰。

回了上景宫,晚上还和谢煐说:“薛家与贺兰家的家风真是与众不同,难怪能教导出殿下与季贞、章臣这样的儿郎。”

谢煐揽着他,温声道:“章臣的身世,我们年少时也有过种种猜测。十二郎甚至想过更离奇的,猜他是今上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白殊忍不住笑道:“那要这样比起来,还是韩国公后人更好接受。那位韩国公能如此得人心,总比今上强多了。”

此事就这样掀过去,白殊二人继续照着自己的节奏过日子。

十几天过去,谢浩身死的消息传进了安阳。

白殊并没有多意外:“就知道他和白泊合作是与虎谋皮,迟早反噬。”

白泊要的是朝堂既平衡又混乱,哪可能真帮着平川王争位。既然宁西王这头被狠狠打压,他自然也会给平川王送上一记痛击。

谢浩的灵柩在七夕这一日抵京,但外人并不知道,同一日史更汉也被东宫卫带回到上景宫地牢。

同时被带回来的,还有让葛西尔念念不忘的西弗然圣物。

那是个合掌可握的青铜器,形似簋,圆腹双耳。白殊拿着细看,发现内壁上果然刻着看不懂的文字,应该就是伊落说过的,部落里的每一代祭司及其侍奉的首领。

他见谢煐起了身,便将东西交给冯万川拿去收好,也跟着起身,并且伸手握住谢煐的手。

白殊始终感觉到,谢煐对史更汉的情绪不太对。

谢煐转眼看来,白殊对他一笑:“走吧,带我去见识一下那个大名鼎鼎的叛党。”

还是那处森寒的地牢,史更汉和白殊先前的画像相差不大,只是形容憔悴。两年多的逃亡生涯已经压弯他的脊背,也在他脸上刻上多于年龄的风霜。

白殊悄悄转眼去看谢煐,见他面色冷然,隐隐地向外迸发着杀气。

两人相牵的手一直没松开,白殊安抚似地在谢煐手心轻轻摩挲。

谢煐没动,不过聚在身周的杀气却是散开了。

白殊以为谢煐会先问当年叛乱之事,却没料到,谢煐的第一句问话便听得他心头猛跳。

谢煐冷声问:“当年是不是你们一群人勾结起来,毒杀先帝后!”

几乎不含疑问的语气。

史更汉倒是乖觉,既已被捉来,也知自己没了活路,只求死得痛快,跪在地上老实答话。

“是圣上、彭公、白公合谋,范公有可能猜到了,不过没有参与。办法是彭公提出,毒也是他提供,由圣上与白公寻人实施。当年凡与此事有涉者,后来基本都被灭了口。”

白殊动动手,将手指错过谢煐指间,与他十指相扣。

谢煐情绪尚算稳定,继续问:“天子对彭氏荣宠过盛,彭家是否握有他弑君的证据。”

史更汉垂着头,有问必答:“当年签过一份契书,约定共推圣上继位,且要传位于彭氏之子,圣上、彭公与我都署有名按有手印。当时密谋先是由我代白公出面,白公是过后才渐渐参与进去,因此那份契书上没有他。这东西不在我这里,当时是由彭公收着,他死后我也不知交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