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去向(第2/4页)

至于名次,对于高家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

对于侄子的中试,萧氏的亲家高健也是打心眼里高兴。虽然他是二房,但大房出了一个进士,对于整个高家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他现在,也用不着嫉妒大哥了。

他的长女嫁给了萧定,现在已经是四品的命妇。女婿是从三品的征西军行军总管,而且是年仅二十四岁的行军总管,按这个节奏,就算有人打压,三十岁左右,萧定也绝对能走到太尉这个位子上。

而自己的长子高进,不是读书的料,倒是好舞枪弄棒,五月举人之试铩羽而归之后,自己就打发了他去找女婿萧定去走军功之路。有萧定照料着,将来也必然会有一番成就。

萧家和高家,在这一次进士试之后,成了汴梁城中最为光鲜的人家。

本来就是高官显贵了,而且这一次,他们也算是改换门楣成功。

不管曾经的那些清贵人家是不是还瞧不起他们这一类人,但只要家中出了进士这样的特殊人物,再不愿意,他们也只能将其算作是自己中的一员了。

而这,也正是萧禹一直以来想要得到的东西。

萧诚无所谓自己会被官家打发到哪里去,他现在更头疼的是因为自己中了进士,大娘子这段时间一直在张罗的自己的婚约的问题,一时之间热度却是更高了。

早先还有些清贵之家瞧不上萧家,可现在萧诚一中进士,那就完全不一样了,韩大娘子能选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

现在萧诚除了借口与一同中试的同年们聚会之外,剩下的时间,仍然被韩大娘子拖着去参加各类鉴赏会。

这让萧诚苦不堪言。

他甚至期盼着早些被官家给打发出去,好脱离这种被人像货物一样上上下下打量尴尬的处境。

萧诚不在乎自己的去处,因为他对自己的才具以及自己手中握有的力量有着充分的自信,不管去了哪里,自己都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发光发热,让谁都无法忽视自己的存在。

但他可能不知道,在宫中,关于他的去处,却让官家赵琐是相当的苦恼。

“马兴专门为这个萧崇文上了折子。”李光道:“官家,一路安抚使的面子,还是不好驳回的,更何况只是要一个人而已,不如就许了他好了。”

赵琐却是摇了摇头,有很多事情,李光不知道,但不代表着他不知道。马兴压根儿就控制不住横山党项,让横山党项乖乖听话的,是萧氏兄弟,更进一步说,只怕就是眼前这个萧诚。如果让其去了陕西路,那还了得?

萧定是一个没有多少心思的悍将,但这个萧诚就狡诈如狐了。

萧诚去了西北,一文一武,一个擅谋划,一个能打仗,搞不好就又是一个新的李续。

所以西北是万万不行的。

留在汴梁这条路,赵琐也早就断了萧城的这条路。

只有庶吉士才会留在京中,进入翰林院等一些清贵的地方堪磨,这些人都是将来帝国的顶梁柱。

萧诚是万万不行的。

与他不能去西北是同样的道理。

赵琐还是很喜欢萧定的。

在他心中,萧定是那种没有多少杂念,一门心思想要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将领。

他希望自己能用萧定,而将来自己的继任者能继续用萧定。

有一点赵琐是很清楚的,大宋虽然抑武重文,但有能耐的武将,是一定要有的,要不然如何对付辽人?

要重用萧定,那萧诚就不能得到重用。

既然准备着用萧定日后来镇守一方,又怎么可能让他的兄弟有机会成为执政一员呢?

以萧诚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的话,将他留在汴梁,将来必然会在东西两府之中拥有一席之地。

赵琐想起殿试的时候的场景,萧诚在实务之上的能力,比他的笔头子要更厉害得多啊!他的文章或者比一甲的那几个人差了不少,但在实务之上,比那几个人可是强出来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