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我们都将青史留名(第2/3页)

至于太后会不会回来?

走时容易,想要回来,那却是难了。

岑重这位次辅留守江宁辅佐小皇帝,而萧诚则带着兵部尚书吕文焕、工部尚书李格、吏部尚书成绍、刑部尚书张振、监察院胡杞等重臣北行大名府,在江宁,只余下了户部尚书徐向奇和礼部尚书韩端等人。

兵部尚书需要统后整个北方军队,眼下大宋的主力,可都压在了北方,张城所部驻真定府,王柱魏武所部驻河南地区,高迎祥所部驻河北地区,刘益国所部驻山东地区,便连江宁守备军,也分出了一半跟着萧诚到了大名府,放眼整个南方,精锐军队已经不剩下什么了。

这个时候的大宋,除了防备辽国困兽犹斗,突然来个逆袭之外,自然就要开始为未来的北伐开始布局了。

虽然这还需要时日,但完成整个布署,做好一切准备,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当务之急,自然还是恢复对北方的有效统治事宜。

恢复民生,恢复治安,重振经济,那一件都不是容易事。

留下户部尚书徐向奇,是因为接下来北方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徐向奇需要统筹银钱。

按着萧诚的大致路子,接下来肯定便是要国家大兴土木的,无数的大型工程会陆续上马,道路也好,水利也好,甚至于修建一个奢华的皇宫,都会在萧诚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投入的大型工程,会极大地拉动地方上的经济,以工代赈等方法,也比单纯地赈济要好得太多。

当然,恢复治安,惩治叛贼也是当务之急。

多年战乱,北方可以说是已经乱成了一团,匪贼遍地,再加上辽人败退之后,当初跟随辽人的很多人来不及跑,知道投降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便也划地为王,占山为寇,这些人,自然也要收拾。

所以刑部张振也跟着来了。

看起来一团乱麻的事情,但对于萧诚来说,这却正是他最拿手的事情,在纷乱之中整治出秩序,这些年来他已经做得极其顺手了。

随着萧诚抵达大名府,这里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

说起来跟着萧诚来的只有兵部、吏部、工部等,其实每个有头有脸的衙门,都派了有身份的人一起跑了过来。

首辅来营建的可是未来的都城呢!

以萧诚做事的速度,只怕要不了三五年,新都城就会拔地而起,难不成等到新都建起了再搬过来吗?

自然不行!

真到了那时候,只怕篮子里早就没有了鱼,好地方都被人抢光了,只剩下一些边边角角让你窝憋了。

不仅仅是各衙各部门都来了,江南那边的那些豪绅大户,也都屁颠屁颠地跟着来了。过去南方派系在朝堂之中势力不强,但现在可不一样了,收复中原,驱除鞑虏,他们可是绝对的主力,所以这一次,自然也要在新都城的营建之中分得最大的一杯羹。

萧诚踏进李格的公廨的时候,他正俯着身子与幕僚们在认真地审视着一份图纸。

在这间公廨里,一箱箱的图纸几乎将所有的空间都占得满满当当,留给人活动的空间,着实有限得很。

看到萧诚进来,李格挥挥手,示意幕僚们出去。

“你这里现在可是最热门的地方,好多人可都是揣着联合钱庄的大额交子想收获点儿消息呢!”萧诚笑道。

“相公放心!”李格笑着道:“这一次跟着臣下来的,都是绝对信得过的人,不会为了一点银钱而坏了自己的钱途。”

“大名府的地价、房价一日数涨啊!”萧诚道:“好多人已经开始大规模收购了!”

“那些家伙们不差钱儿!”李格大笑:“他们以为新都一定会在大名府城的基础之上营建,必竟这样是最省钱的嘛,等到新都地址正式公布,那些人得吐血!首辅,我可听说吴可提前都弄到了大量的大名府的地契,这一进一出之间,他得赚多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