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少年慕艾(第2/4页)

高澄却惊喜道:

“当日匆匆一别,未想女公子竟然还记得高某。”

说罢,朝一旁的李元忠使了一个眼色。

李元忠立即会意:

“这莫非就是天赐良缘?”

高澄把脸一板,训斥道:

“李侍中何故言语轻薄,莫要辱了女公子的清誉。”

李元忠心底暗骂,自己怎么就摊上高家父子这样的主君,面上却不以为意,笑道:

“少年慕艾,此人伦常理,世子何须回避,不如今日就让我来促成这段姻缘。”

“这……”

高澄看向李希宗,面露迟疑。

李希宗也知道是该自己表态了,他恭谨道:

“世子人中龙凤,自是小女良配,一切听凭世子心意。”

高澄一跺脚,叹息道:

“唉!如今时局纷乱,政事繁忙,澄本无暇顾及自身,可既然郡守有意,又有李侍中说合,澄若再做推辞,未免不知进退,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说罢,便喜气洋洋地跪拜道:

“翁丈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这变脸速度可把李希宗吓了一跳,分明刚才还是一脸为难的模样。

赶紧将高澄扶了起来,两人翁婿相得,一旁的李元忠却暗自腹诽:

忙于政务,无暇顾及自身,却不耽误迎娶妻妾,除了养在清河王府的发妻元仲华,以及李祖娥外,已经先后纳了四名美貌寡妇进门。

“祖娥年岁尚浅,便暂时养在翁丈身边,待她年长,再与澄婚配,此事有劳翁丈。”

李祖娥如今才十岁,高澄当然不可能让她进门,还是跟元仲华一般养在娘家才是上策。

李希宗见他为李祖娥着想,也相信了高澄是真心对待自己女儿,对他的一点点看法顿时消散,乐呵呵地应了下来。

高澄又对李元忠道:

“澄公务繁忙,还请李侍中为我招待好翁丈。”

送走了新认的岳父与李元忠,高澄再次埋首于政务当中。

而远在晋阳的高欢,也收到了高澄关于开办马政的请示。

高澄倒是多疑了,高欢对自己这个儿子还是言出必行。

一面让使者回洛阳复命,告诉高澄尽快兴建牧场,另一方面也命人往秀容川为高澄挑选种马准备送往河南、河北。

处置完这件事情,高欢这才回了小妾游娘的屋中。

游娘不同于高欢别的妾室,多为二婚、甚至三婚,她是正儿八经的黄花闺女进门。

只是进门的过程有一点点波折。

高欢攻克邺城时,看上了相州长史游京之的女儿,欲纳为妾,游京之不许。

既然汉人高欢求娶不得,鲜卑人贺六浑便发扬胡人作风,强抢回来。

游京之被气出病来,没多久就病故了。

在高欢众小妾之中,游娘最具德训,因此,宠爱仅次郑大车。

就连先为任城王妃,再嫁尔朱世隆,因美艳被高欢收入房中的冯娘也不能相比。

游娘虽受宠爱,可与高欢做了几年夫妻,一直未有所出,也因此耿怀于心。

当初气死老丈人,高欢本就对她抱有愧意,此时哪还忍见游娘神色郁郁,于是又起了将未满周岁的侄儿高睿抱给游娘抚养的心思。

更何况以游娘的德训,侄儿交给他抚养,高欢也更加放心,不怕被元季艳娇宠坏了。

当渤海王府来人要将高睿抱走时,元季艳只以为是高欢想念侄儿,也没多想。

可直到夜里还看不见高睿被送回,元季艳着急了,她往渤海王府求见,却不能进门。

她便守在府门外,不愿离去。

而此时游娘屋中,高欢正与她一起逗弄高睿。

看着游娘怀抱高睿时喜笑颜开的模样,高欢决心要把高睿养在渤海王府。

十二月底的晋阳气候寒冷,夜空中还在飘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