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消息(第3/3页)

毕竟两方干的事情不同,宇文泰在试图振兴的时候,萧衍又再幸同泰寺,铸十方金铜像。

北方两家拼了命的熔佛铸币,萧菩萨却在一心一意弘扬他的佛法,各种讲经论道,这样的情报又有什么价值。

萧衍精通诗赋书法,通音律,于佛法深有研究,在其倡导下,南梁的文学艺术甚至佛学都得到长足发展。

但,这些在乱世又有什么用?

北方高欢、宇文泰、高澄这些人跟萧衍一比,全算文盲,但他们这些人在乱世就是要强于萧衍这样的文艺咖。

高澄后续干脆更多的把细作派往南梁前线,例如江陵,淮南等地,与其在建康白费功夫,不如仔细了陈庆之、羊鸦仁、夏侯夔等人的动向。

南梁的朝堂动向高澄不需要去打探就能猜到,无非是东魏要统一北方,马上出兵扯后腿。

东西魏暂时停战,则南梁也跟着马放南山,歌舞不休。

浑然没想过两家停战是在增蓄自己的实力,不过基础摆在明面上,增加得有多有少而已,而自己,却是在摆烂混日子。

张亮走的时候天色还早,高澄继续埋首于案牍之间。

夜色渐深的时候,高澄正准备先去其余侧室屋里转一圈,再往李昌仪院里歇息。

一封由南荆州送来的急信却打乱了他的安排:

南荆州刺史源子恭病笃。

高澄猛然惊醒,今年正是源子恭丧命的一年。

但知道又能怎样,源子恭的问题与段荣一般,他们都太老了。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但他的后继者却值得高澄深思,毕竟南荆州直面陈庆之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