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再往晋阳(第2/2页)

不过今日在尔朱英娥与宋娘屋里转了一圈后,高澄确实被吵嚷得头痛。

倒也没别的原因,单纯想儿子了而已。

左右洛阳近来无甚大事,高澄便命人寄了一封信请示高欢,能否许他带上诸弟往晋阳拜见。

信才走,高澄女眷与诸弟,包括清河王府的元仲华,都在收拾行囊。

元仲华已经十五,再过几个月,翻了年就能进门。

太昌元年(532年)两人成亲,到如今已经八年,眼看着高澄侍妾们相继生产,要说不急,那纯属自欺欺人。

可成亲时高澄就与她约定了十六岁再进门,也让元仲华只能干着急。

书信送至高欢手上,思念诸子的高欢立即应允。

而高澄即将北上的消息也在晋阳传扬开来。

高睿听说了消息,兴高彩悦地回去通知母亲远季艳。

“阿母,大兄过些时日就要来晋阳了。”

远季艳眼角划过一抹喜色,又很快敛去。

“就这般盼着你大兄过来?”

元季艳抚着高睿的小脑袋笑道。

“嗯呐,我还要大兄教我骑马咧。”

高睿兴奋道。

元季艳含笑不语,自从高睿听人说高澄是当世名将,就以为他武艺高强,总盼着让堂兄来了晋阳教他骑射。

却不知道论起骑射,高澄就只是根银样镴枪头。

高欢的回信很快抵达洛阳,得了他的许可,高澄将政务安排好后,准备领着一大家子北上。

一家老小,只有三人没有同行。

元静仪与刘氏刚怀上身孕不久,高澄不敢让她们长途颠簸。

而高洋也难得的向高澄开口请求,希望能留在洛阳陪伴刘氏。

高澄思虑再三后,警告道:

“你若真是顾念妻儿,我自无不许,但若是趁机结党营私,我必不相饶。”

“以阿兄之威信,谁又会押注于我,况且我身边安插了这么多眼线,只怕连闺房情话阿兄都一清二楚,又何必担忧有人与我暗通款曲。”

高澄老脸一红,心虚的他准了高洋留在洛阳,却并未给予他任何留守职务。

这般举动,也真正让高澄对亲弟的提防为洛阳朝野所共知。

小高王自己十岁参预大事谋划,十一岁在河北协助处理军政,十二岁往洛阳辅政。

但二弟高洋十四岁了也没得个一官半职,如今全家北上,分配留守之职,又与高洋无关,若非猜忌,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