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入蜀(第3/4页)

李虎已然脱了力,他回身向南望去,只盼宇文泰能早些夺取汉中。

与空虚的蜀地不同,汉中有大军屯驻,也正因为有汉中作屏障,萧衍才没有往蜀中调兵,毕竟先前要在东线发动攻势,哪有余力再去充实蜀地武备。

由于消息闭塞,汉中至今不知关中战况,虽有大军驻扎,却因西魏与南梁的友好关系,多年无战事,防备称得上是松懈。

毕竟也没多少人能想到关中大战失败的宇文泰,会把主意打到盟友身上,甚至汉中守将还不知道宇文泰已经战败。

当追随萧纪北上的大将兰钦只身穿越群山峻岭,抵达汉中的时候,恰巧目睹了侯莫陈祟与尉迟迥作为先锋袭取城门,后续大军纷纷涌进的一幕。

眼见西魏背盟,又想到这些年来朝廷对宇文泰的援助,甚至发兵五万参战支援,就连自己儿子兰京都身陷关中,只怕也做了俘虏。

兰钦气急攻心,一口鲜血喷出,险些昏死过去,宇文泰得了汉中,下一步必然入蜀,如今自己归途受阻,也不知该何去何从,都怪两魏如今灭佛,否则说不定还能学陈庆之剃发伪作僧人逃回南梁。

但兰钦还是准备经由东魏境内回归南梁,至少东魏很少有人知晓他的容颜、身份,不像西魏,这段时间跟着萧纪出入各种场合,早就混了个熟脸。

再说宇文泰,顺利夺取汉中以后,他一方面继续领军南下,另一方面派人返回陇西,迁徙民众南下,再由陇西驻军守卫汉中。

至于迁民的方式也无甚心意,就是各种诋毁造谣高家父子,什么盘剥百信,苛政猛于虎,什么滥杀成性,暴虐残民。

在他们的口中,小高王都是那种在路上碰见了小孩子在吃麦芽糖,都要把糖抢了塞自己嘴里,然后再把小孩子煮了吃,其人物形象早已经被妖魔化了。

由于宇文泰各种抹黑宣传,以及东魏骑卒每年踩踏禾苗等事情的相互作用下,在西魏百姓眼中高家父子是一点拟人的事都不干。

无需西魏士卒胁迫,就有大批陇西百姓自愿相随,一如撤离关中时的盛况。

所以说,人的名,树的影,还是要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也许是跟小高王斗久了,宇文泰也学了几分阴损,比如在迁徙陇山百姓之余,还派遣使者前往吐谷浑,要赠予陇西之地,以此引发东魏与吐谷浑之间的冲突。

这就是一个明摆着的大坑,但关键在于吐谷浑汗能否抵御住诱惑。

至于入蜀,宇文泰知晓最重要的就是行军速度,赶在尚未走漏风声之前入蜀。

宇文泰继续派遣侯莫陈祟与尉迟迥并为先锋,由剑阁入蜀,由于蜀中军力被抽调一空,再兼各座关隘承平多年,防备松懈,故而西魏大军沿途势如破竹,一举冲入蜀中。

蜀地北方重镇潼州很快失陷,侯莫陈祟与尉迟迥轻易逼近成都。

成都毫无疑问是座雄城,但一旦被敌逼近,少有能够坚守,一如三国时刘璋降刘备,刘禅降邓艾。

东晋时,成汉政权倒是坚挺了一波,但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东晋小兵误击前进鼓,故而三军用命,得以破敌,桓温也因此平定蜀地。

这一次成都照样未能坚守,但也不能怪守将,确实是缺兵少将,西魏大军四面围攻,哪顾得过来。

夺取成都以后,宇文泰立即命人将百姓尽数迁移入蜀,留宇文护领五千人守成都,又亲率步骑一万五千人东出,夺取楚州,即如今的重庆。

楚州为巴蜀门户,宇文泰的谋划很清楚,先把门给关上,再去蚕食蜀南。

且不提南梁反应,随着薛孤延、斛律平夺取蓝田关、武关后,很快,经过一番血战,潘乐、斛律羡也随即拿下萧关。

只剩了高澄还在大散关前吃土,毕竟难度不一样,宇文泰可没想过去守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