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倒数(第4/8页)

也不是她行事作风多么特立独行,事实上,她在家属院里口碑很不错,性格温和,跟谁都能处得好。

她会成为话题人物,主要是因为她出身于工人家庭,是城市户口,有高中学历,六八年那会也没下乡,而是进了家国营厂当干事。

吃商品粮,端公家碗,这样的条件,在基地众军嫂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但她偏偏嫁了个大她八岁,且有三个孩子的二婚头。

虽然段晓英给出的解释是她不图男方条件,只要他对她好就行,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军嫂觉得她被韩斌下了降头。

嗯,下降头是苏婷自己的理解,大家说得比较委婉,只觉得她脑子不太清醒。

但她人品好也是公认的,通常来说,后妈名声不太好,婚后对继子女不闻不问都算好的,苛待孩子是常有的事,但段晓英是那个特例,她是真把韩博文三兄妹当亲生的对待。

自从她嫁给韩斌,三个孩子不但穿的衣服干净整洁了,人也养白养胖了,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日子一看就过得很好。

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厚道人。

段晓英厚不厚道,苏婷不敢评判,但她运气好是真的。

平川岛面积不大,也没什么工厂,工作机会非常少,所以军嫂们随军后,两三年等不到工作安排是常有的事。

但段晓英随军不到两个月,就被安排进了军区小学教书。

这可不单是因为她学历高,军嫂们学历高的虽然不多,但上百名军嫂,总能找出十来个上过初高中的,这些军嫂也不是个个都有工作的。

段晓英运气好的地方在于她有个好邻居,陈琳。

陈琳也是高中学历,而且运气也不错,随军时正赶上军区小学扩招,她就和另外两名军嫂一起进了军区小学。

因为跟陈琳认识,所以段晓英拿到了军区小学招人的第一手消息,并在她的牵线下得到了试课的机会,进而顺利得到工作。

听完段晓英得到工作的始末,苏婷只有一个感受,人跟人的运道怎么就差得那么大呢?

当然她也就心里羡慕一下,她这人懒,也没什么教孩子的耐心,给贺焱补课就够她头疼的了,真给她机会去教小学生,她自己要先打退堂鼓。

家属院外面这些工作,她看中的就三个,妇联、军属安置办的干事,以及粮站的售货员。

前两者都是文职,工作轻松,后者每月只月底月初忙几天,剩下二十来天随便摸鱼,上面还没领导管着,想想就很舒服。

但这三分工作有个共同特点,岗位少,特别抢手。

像她这样新来随军,丈夫职位以及自身条件都不是很突出的军嫂,基本跟这些工作无缘。

这也是苏婷画连环画的主要原因,找不到轻松又稳定的工作,那就干点轻松地活吧。

胡思乱想结束,苏婷抬手看了眼手表。

时间已经过去八分钟,段晓英却仍握着搪瓷杯,没有开口的意思。

她有耐心,苏婷却没那么多时间跟她耗着,开口说道:“老师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见她开口,段晓英才动起来,将搪瓷杯的柄换了个手说:“我这次上门,主要是为了贺焱的成绩,他这次考得不太好,这事你知道吗?”

“嗯,他跟我说过。”

段晓英以为苏婷会就这件事多说几句,但等了好一会,也没见她再开口,忍不住问:“然后呢?”

苏婷莫名其妙地问:“什么然后?”

段晓英眉头渐渐皱起。

她对苏婷的印象一直都不太好。

刚开始是觉得她不会做人,随军上岛半个月也不怎么跟邻居打交道,后来是觉得她两面派,贺东川在家和不在家时她的所作所为简直是两个人。

苏婷刚随军上岛那会,贺家没吃过食堂,一天三顿都是她操持。贺东川一离开家苏婷就变了,一天到晚躲在家里,三顿全靠贺焱从食堂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