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作家(第4/5页)

原身奶奶共生了六个孩子,但那时候穷,想养活孩子不容易,兄弟姐妹六个,就活了三个,而且原身二叔年轻时也当兵了,一走几十年,再无音信。

因此,苏父虽然有六个兄弟姐妹,但到头来身边实际上只剩下一个妹妹。

苏大姑命苦,结婚没几年,丈夫就出事没了,因为怕再婚后孩子受欺负,这些年一直单着,孤身拉扯儿子长大。

也是苏父混得好,苏大姑这日子才能过得下去,否则他们孤儿寡母的,肯定会被大队里那些人欺负。

知道大哥能当上大队长,再后来当书记,是因为他上过几年学堂,认识字,所以苏大姑自身虽然不认识字,但很推崇文化人,也一心盼着把儿子供出来。

大运动开始后,又是知识分子被扣帽子下放,又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队里很多人看在眼里,都不再觉得读书是好事。

但苏大姑的想法从没变过,她就是想让儿子读书,出人头地。

可高考停了这么多年,读书不是想读就能去的,小学初中管得松,想读就能读,高中靠着苏父的面子,再加上孩子学习好,也能把他塞进高中。

可想上工农兵大学,苏父的面子就不够用了。

要是他有这能耐,原身也不至于只是初中学历。

供儿子上学这些年,苏大姑没少听闲言碎语,说她想不开的有,说她心气高的也有,总之都觉得她供儿子读书是错误的决定。

苏大姑的确心气高,听着这些言论很受不了,所以再次求到了大哥大嫂面前。

亲妹妹为了唯一的外甥求上门,苏父能怎么办?只好答应下来,写信给女儿女婿,请他们帮忙。

但隔了不到两行,后面还有一段话,交代她说这事能办就办,不能办就算了,让他们别勉强,也别太顾虑父母。

苏婷看完后挺纳闷,心说怎么前面让他们尽力想想办法,后面又说让他们量力而行?

等再往后翻,苏婷就看到背面的空白页还写了一段话,看口吻是苏婷二哥写的。

原来苏大姑走后,苏父苏母就因为这件事吵了一架。

对丈夫唯一的妹妹,苏母是很心疼的,所以这些年丈夫帮衬他们母子,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闺女日子刚过好,她不希望因为小姑子,引起女儿女婿之间的矛盾。

所以看到丈夫一口答应帮忙,苏母很生气。

只是吵过后,两人都没改变主意,所以才有了这封信,以及后面缀着的那段话。

信是苏父让儿子写的,缀着的话是苏母背着丈夫,偷偷让儿子加的。

苏二哥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写这段话吧,亲妈不高兴,加上这段话吧,亲爹知道后肯定要拿鞋底抽他。

为了避免日后翻车,他就在寄信前拆开信封,在信纸最后解释了前因后果,并祈求苏婷,不管做出什么决定,一定、一定不要告诉苏父他干的这些事。

当时看着这段可怜巴巴的话,苏婷就没忍住笑出了声,贺东川在旁边听到问起来,她就将信给他了。

贺东川看完信后说:“你二哥这人,有点意思。”

苏家三兄妹关系一直不错,苏大哥老实憨厚,苏二哥虽然爱偷懒耍滑,总惹苏父生气,但对原身没的说。

其实以原身的家庭情况,只要她自己不作死,正常来说,这辈子应该过得不会差。

但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人脑子转不过弯,要作死谁都拦不住。

苏婷笑着说:“他就是这样个性格。”

贺东川点头,将话题切入信件内容,问道:“你跟大姑表弟关系怎么样?”

“怎么?你要帮他弄这个名额?”

贺东川说道:“弄名额,我的手伸不了那么长,但如果你跟他们关系不错,我可以联系在胡省当兵的战友,了解下当地的征兵政策,正常来说,只要他家庭没问题,身体也健康,录取一般没问题,但能被分到什么单位,我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