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断章取义也,小道耳(第3/4页)

生产资料的改变,导致了生产关系的改变。

杨广就是什么都不做,他带着四百年大思辨的成果,也能混个千古完人之类的当当,可惜最后成为了网庙十哲。

胡濙稍微犹豫了下,眼神变得锐利了几分说道:“陛下,其实正统年间,人丁并不兴旺。”

“寰宇通志修了一部分了,臣看了许多地方志书,二十岁到六岁的人口,不足宣德十年出生,也就是三十岁到二十岁年龄段人口数的一半。”

“正统年间还算了不到十五岁的成丁。”

朱祁钰陡然瞪大了眼睛,眉头紧蹙的说道:“啥玩意儿?!”

度数旁通以来,朱祁钰要求将人口分年龄统计。

十五岁以下,十五岁到三十岁,三十岁到四十岁,四十岁以上等计数。

寰宇通志还要修个几年,尤其是人丁核查这件事,是大明朝考成法重中之重。

结果现在胡濙告诉他,大明正统年间人口不增反减,让朱祁钰瞪大了眼睛。

胡濙犹豫了下问道:“陛下当初李贤上书,请求裁撤鞑官、鞑军,稽戾王不从。”

这件旧事朱祁钰当然知道。

土木堡天变之中,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就是大明的鞑官,他们带领的鞑靼马队,前往鹞儿岭拒敌。

朱祁钰当时心里有点疑问,是不是这些个鞑官带着鞑军,不肯力战,才搞出的土木堡惊变?

于谦在京师之战打完之后,巡视边防,朱祁钰还专门叮嘱于谦去鹞儿岭看了看。

尸体是不会撒谎的,鞑靼马队全军覆没。

胡人恭顺侯吴克忠伤了一条腿,被打下了马,但是拖着半个身子还在射箭,最后箭矢射尽力竭被刺死。

吴克忠和吴克勤死在了鹞儿岭,都督吴克勤更是身中十数创而亡。

朱祁钰将土木堡之战前前后后研究过许多次,大明军在撤退途中,突然转向,稽戾王忽然驻跸意决战,是导致了土木堡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土木堡惊变跟鞑官没多少关系,朱祁钰在得到了于谦的调查之后,没有为难吴克忠和吴克勤的后人。

但是胡濙说到这件事,让朱祁钰的眉头紧皱了起来,李贤难道是在空谈吗?

还是说,当时的鞑军、鞑官人数太多,引起了朝中的非议?

胡濙从翰林院拿来了一本修了半截的寰宇通志,递给了陛下。

“丁不足半,国无丁可用亦无役可派?”朱祁钰看完了这本半截的寰宇通志,这是江苏省部分。

正如胡濙所言,壮丁不到一半,大明没有成丁可以用。

朱祁钰眉头紧蹙的说道:“可是朕看到不是这样啊,朕京师之战、河套之战、平定南衙叛乱、建设水师,没见缺少人手啊。”

“尤其是河套地区,还有百姓自发前往。”

“湖广还有三十多万的苗民躲在大山里,不肯出来,朕到现在没啥好法子解决,只能用农庄法一点点解套。”

“人地矛盾闹到朕面前了啊,这不是说大明人口多到放不下了吗?”

朱祁钰问了一大串,这么久了,他干什么都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完全没感觉到人丁上的危急。

可是数字是冰冷的。

胡濙老神在在带着莫名其妙的笑容,他没说话,而是看着秋风吹拂着落叶,飘落到地上。

他相信英明的陛下能够想明白这个问题。

朱祁钰终于回过味来,将手中的半本寰宇通志扔在了胡濙身上,嗤之以鼻的说道:“好你个胡濙!差点就上了你这个老狐狸的大当了!”

“哎呦!”胡濙赶紧接过了那半本寰宇通志。

胡濙给朱祁钰下了个套。

他打一开始说的参考系就是宣德年间。

可没说大明没有人地矛盾,也没说大明人口少,只是在说,正统年间冬日之序的带来的恐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