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三年计划(一)(第2/3页)

但这番话也同样打动了一些人——圣城最初建立,就是为了庇护普通人的,现在圣城剩下的这些普通人都活得很起劲,整座圣城人口少了一小半,看起来却依旧很有生机,这不就是圣城的初衷,也是他们进入教会的初衷吗?

不过,尽管这些人留了下来,但对于教会的信仰却仍是不自觉地下降了,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种改变,但他们的想法已经渐渐从信仰教会,转到了实现自己的初衷上来。

而更多的平民也有类似的变化,他们回避了关于信仰的问题,大部分人都会想:反正我现在过得挺好的,魔鬼也没有出现,教会究竟是错是对,就先不要想了,明天还得去地里看苗呢,这几天好像又该追肥了……

今天不想,明天不想,渐渐的这个问题也就不重要了。但其实在回避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只要生活有希望,信仰可以放一放。

在这种情况下,信仰值“稳步下降”,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至于圣城周边的国家反应要激烈一些,但也没有激烈到哪儿去,毕竟春季一到,什么事儿都得给春耕让路。去年减收大家都不好过,今年要是再减收,难道还去跟圣城要救济吗?

当然也有激进的,直接指斥旧圣城为伪教,甚至还有宣布与旧圣城决裂的。这些国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辉光之国要进攻的对象。

“铁矿所在的哈夫公国,就在这个三圣联盟里。”海因里希绝对属于战争贩子那一类,说到打仗真是兴致勃勃,“我们如果一路铲过去,正好把通往圣城的这条路也能打通。”

陆希无语地看着他:“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是要消耗的,别这么兴奋仿佛要去赚钱。

当然,如果把那些王室的财产拿到手,也确实是赚的,而且陆希要的主要是人,这笔财富可是没法衡量的。

但这事儿也急不得。其实如果仅仅是要打败那些小国的王室,对现在的辉光之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一下子大批的人如何接收,这却是需要好好计划的。这些小公国地处分散,有些中间还有野兽或者魔兽横行的荒地,真算起来也是地广人稀,实在并不利于生产什么的。

陆希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也不是政治家,不过是个医生罢了。对于建设这事儿,她也只能从读过的历史里借鉴,知道工业要发展需要大量的集中的人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搞得跟遍地农村似的。

没错,就有些小破公国,在陆希看来也就是个大号的村镇罢了,假如资源再缺乏一点,真是连保留的价值都没有,还不如直接把人都迁去辉光之国,教育之后再塞进工厂。

圣城那边,安东尼给提供了一些小国的信息,谁穷谁富,谁的国土内有比较好的资源,虽然肯定不可能特别详尽和准确,但也差不太多。毕竟这些小国这么多年来就是跟圣城结为一体,才能存在的,就像南联邦一样,因为国小力弱,所以结盟才能生存。

因为背靠圣城,这些小国的日子其实过得比较舒服,粮食产量尚可,也没有多少厉害的魔兽。然而也因为过得太安逸,能力不免低下,不怪陆希把他们当成大号村镇,有些小国内连骑士的数量都没几个,还不如长云领一个伯爵领呢。反正如果出事就向圣城求援,圣城自然会派守护骑士过来。

结果现在圣城一下子发生了变故,这些小国就很有些慌神,有比较明智的把眼一闭仍旧跟着圣城,也不管接纳魔鬼是不是跟自己的信仰冲突了,但也有根本无法接受的,就比如罗曼公国牵头成立的三圣联盟成员。

当然这些成员们,资料也是第一批递交到陆希手上的。至于那些还紧跟圣城的,当然最好是能和平一点办托管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