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不合(第2/2页)

遮风挡雨,挖建方便,算是因地制宜。

食物则是统一供应,一日两餐,偶尔有肉粥。

杨峥几乎一整个冬天都在雁代定襄三地来回跑。

样子还是要装一装的,带着护卫深入流民之中嘘寒问暖,送些牛羊肉、羊裘、干草席、烈酒等物,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蠕蠕人都感动的热泪盈眶。

别看部落大人们一个个老谋深算,底层百姓民风极为淳朴。

现在这些大人贵人豪酋们全都被“请”进了长安。

牛羊财物能带走,但土地带不走,杨峥直接均田给百姓。

自古笼络人心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均田免赋。

这一套操作下来,匈奴人和鲜卑人直接把杨峥当成了圣人。

杨峥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不过信任归信任,该有的法度还是一样不少。

五家一伍、两伍一什、十什一里,三里一亭,一样不少。

伍长、什长、里长,全部从退役秦军中挑选。

亭长则是为锦衣卫准备的,麾下一百游骑,负责缉盗、平叛、镇压等事。

除此之外,并州的连坐制度是秦国最严厉的。

一家作奸犯科,若不揭发检举,全伍连坐受罚。

一家叛乱,无人揭发,全什皆斩!

乱世用重典,并州跟凉州一样,都是胡汉交融之地,民风既剽悍也淳朴,所以该狠的时候必须狠。

很快,青营子弟和世家子弟的事务转向法治,向匈奴人、鲜卑人宣传大秦各种法度。

只要不是叛乱,其他的罪很少斩首,最多也就是流放和鞭刑。

匈奴人和鲜卑人刚刚得了好处,抵触情绪不大。

宣义司的戏曲和说书也安排上了,司马家的各种大戏轮番上演,什么洛水之誓、当街弑君、司马炎弑父等等,一个不少。

韦竺还编了两场秦王杨峥解救草原牧民的戏。

杨峥看完之后,自己都没觉得自己这么爱民如子……

人类的情感都是共通的。

反响空前强烈。

匈奴鲜卑对司马家的恨意对秦国的认同感直线飙升。

几个耿直的匈奴汉子直接掏出弓箭瞄准了台上“司马懿”和“司马昭”,不过转眼就被人群之中的锦衣卫扑倒了。

领了十几鞭子,也就放了。

“匈奴鲜卑擅骑射,不如没收起弓刀,以免他日生乱。”庞青建议道。

杨峥思索了一阵,这年头要防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各种野兽。

百姓手中没有东西,多少不方便。

真要造反,捡起一块砖头抄起菜刀也能成事。

总不至于连菜刀都要没收吧?

“弓刀就算了,但不准私藏甲胄和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