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取暖(第2/2页)

杨峥每日巡视军营,将士们苦中作乐,日子倒也不难捱。

不过四十万人的取暖终究是个大问题。

邺城周边的树林全都被晋军砍伐了。

秦军需要到后方的河内、上党伐木,费时费力费工。

杨峥苦思冥想,还有什么能用来取暖的。

猛火油太少,能烧的只有不仅前掩埋的尸体……

一想到地下,杨峥心中一动,地下能烧的还有煤!

附近哪里煤多?当然是山西!

不,是并州!

后世有煤都之称,不就是现在的并州诸地吗?杨峥记得长冶就有大煤矿,也就是上党,就在邺城的西北面,两三百里地。

上党果然是个好地方!

杨峥的脑瓜子飞快的转动起来。

入乡随俗,他娘的都快忘记自己是穿越者了!

打天下不能蛮干,有时候还是要动动脑子……

“石墨、军中可有石墨?”杨峥问卫瓘。

先秦时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为石墨。

西汉时期,便大规模将煤制成饼,用以冶炼钢铁,铸成汉军刀剑,击败匈奴。

卫瓘除了出谋划策,还负责后勤。

“石墨?陛下要此物作甚?”卫瓘眼珠子转来转去,忽然眼神一亮,“两个月前,代郡太守王延送来一千斤石墨,就在左营之中。”

王延是马隆副将。

当初代郡之战后,马隆便举荐王延为上党太守,说此人有勇有谋,深通兵略,上党正缺此人坐镇。

如今看来此人简直是大秦的福星!

杨峥大喜,与卫瓘一起赶到左营。

从角落找到这批“石墨”。

按照后世的记忆,随军的工匠按照自己的想法,以黄土和木架捏成炉子,再把煤和黄土混合,做成煤饼,一个跨时代的东西便出现了。

造型虽然丑了点,但绝对实用,望着炉中持久而稳定的火焰,杨峥感觉身心俱暖。

有了这玩意儿,司马炎恐怕这次要栽了。

“陛下真乃神人也!”卫瓘一眼看出这东西的价值。

烧柴,无法控制火力大小。

四十万人一天下来,干柴也是个天文数字,一个冬天,只怕整个河北的树木都不够烧的。

而火炉能控制火焰大小,能终日不熄。

关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传令代郡太守王延,全力输送石墨,有多少要多少!”

“唯!”斥候听出杨峥语气中的急切,一刻不敢耽搁,策马飞奔而去。

“把耐寒的漠北马全都派上去拉煤。”杨峥又下来道命令。

上党居高临下,送煤也方便。

晋军所在城中,野外全都是秦军的天下,运煤没有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