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私见(第2/5页)

秦缨道:“女儿今日还专门翻看了云韶府的名册,从永泰初年开始,看了一整个下午,芳蕤眼睛都看酸了,虽然找到了玲珑受赏赐受拔擢的记录,但那册子上的确不提杂事,至多写着当年各种国宴上的乐舞杂技。”

秦璋眉头微抬,“竟看去了永泰初年?那是四十年前了。”

秦缨喝完了汤,又用起了今日奉上的一道冬月盘兔,“是,一开始不确定玲珑哪年入宫,后来得知她是永泰三年入宫的,当时才九岁,那时候梨园教坊兴盛,有好些厉害的伎人在宫中,尤其乐舞一道,玲珑能从这些人之中脱颖而出,也很是不易了。”

秦璋微微颔首,秦缨又道:“芳蕤对早年教坊盛景很有兴致,给我们带路的老公公便说起了当年花样极多的乐舞,听得芳蕤唏嘘不已,不过梨园教坊的女子终其一生难得陛下垂爱,亦日日苦练功夫落得满身伤病,实在令人唏嘘。”

秦广在旁站着,此刻道:“但凡入宫的,不管是嫔妃还是宫女,名义上都是陛下的人,因此即便是普通宫女,也都求个一朝临幸,就此飞黄腾达,但梨园教坊之人,却是常常等得白了头发,都不一定能见陛下几次,但凡明君,又有谁天天点乐舞杂艺看呢?因此啊,早些年宫里还流传出来许多《宫词》,其中一大半都是写梨园教坊女子之苦的。”

秦缨语声唏嘘,“那陛下裁减梨园教坊的人数,倒也是好事。”

秦璋颔首道:“确是如此,自丰州之乱后,陛下不仅削了梨园教坊,连妃嫔宫女都极少选新人,这般倡导简朴之风,对前朝文武百官也是一番震慑。”

父女二人说着,秦缨用足了晚膳,这时,秦璋又命人送来几样糕点果子,秦缨看得失笑,只好领了秦璋好意,兀自回了清梧院。

看着盘中糕点,秦缨不由想到了冯昀,“两日未去探望,这孩子也不知如何了?眼下等消息最是心焦,谢大人要查双喜班的案子,冯孟良的冤情也令他为难。”

白鸳道:“不若明日再去看看?”

秦缨略一沉吟,“明早先去一趟金吾卫再说。”

时辰不早,秦缨梳洗更衣之后兀自安歇,第二日晨起之时,便见外头天色仍然阴沉沉的,时节已入八月末,天气一日凉过一日,走出房门之时,一股子凉意扑面而来,秦缨下意识拢了拢襟口。

待到了前院与秦璋用早膳,听闻秦缨要去金吾卫,秦璋抬眸道:“此番还是和那谢家小子一道查案子?”

秦缨口中含着粥食,囫囵应了一声,秦璋眉头微蹙,“你与他一同查了三件案子了,他待你可周全?”

秦缨颔首,“周全,否则女儿也不会在差事上这般信任他。”

秦璋欲言又止,但见秦缨那坦然自若的模样,到底忍了话头,“罢了,若他对你不敬,你可要告诉爹爹。”

秦缨笑着应好,待用完早膳,乘着马车直奔金吾卫衙门。

马车在衙门外停驻,秦缨刚掀开车帘,便看到了一道眼熟的身影,她眸色微亮,“方大人——”

方君然带着个随从,正要跨进金吾卫衙门大门,听见此声驻足回头,见是秦缨,也有些诧异,待秦缨走近了,他拱了拱手,“拜见县主。”

秦缨道“免礼”,又说:“还没向大人道谢——”

方君然一脸茫然,“为何道谢?”

秦缨没想到他竟未将中秋宴上的进言当回事,便道:“中秋宫宴上,若非方大人提了那司案使的谏言,陛下不一定会给我虚衔,如今有了这虚衔,替我省了不少麻烦。”

方君然面无笑意,只凝着眉眼道:“哦,县主是为了此事,那实在是不必致谢,下官寒窗苦读考取功名,为得便是报效朝廷为民请命,下官本就是寒门出身,如今陛下不看门第用人,下官便想着,门第之见能消除,那性别之见也不该那般严苛,祖制虽不可违逆,但这世道,又有多少人能真为黎明百姓伸张正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