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你们每天挣多少钱啊? 关你什么事!(第2/3页)

黎大山从房间走了出来,也皱着眉。

“额……”黎二山闻言不由挠头。

他当时没想到这些,以为他小叔真的挣了不少钱。

“你再跟狗剩几个玩的时候告诉他们,你小叔他至今穷光蛋一个,没田地没存款,别说是和村长家比了,就是和咱家都比不了。”

王桂花交代道。

“好!”黎二山连连点头。

“这几个小鸭子是你们小叔自己做的,不是买的,你们在家里自己吃吃就行了,别出去乱说。”王桂花又道。

“咦?竟然是小叔自己做的?!”

“小叔真的会做麦芽糖?”

黎大山和黎二山都惊讶。

“你们小叔好歹读了那么多年书,虽然功名没考上,但杂七杂八的书看了不少,会做个麦芽糖不算什么。”

“小叔真厉害!”

黎大山和黎二山都一脸佩服。

“他只是走歪了路,现在改邪归正,可不就厉害了。”

想起黎荞小时候聪明伶俐的样子,王桂花有些感慨。

不过,能改正便好。

可惜的是她公婆没福气,看不到。

这般想着,她的思绪又转到了黎二山刚才的话上。

村子里什么时候有这种流言了?

她有些坐不住了,让黎二山烧火,她抬步去了黎荞家。

黎荞去县城送货了,只有陶竹一个人在家。

陶竹听了这话,皱了皱眉,陶老太刚来找他闹过,这流言八成和陶家那四人有关。

“这么扯淡的流言能传起来,说明不少人真认为黎荞挣了不少钱。”王桂花叹气。

源头她也觉得和陶树几个人有关,但能流传开,肯定是不少人信了。

“这人啊,笑人无,酸人有,黎荞当烂人的时候,人人看不起他,很多人当着我和你们大哥的面提起他时,都是盼着他能有点人样。现在他真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少人又心里发酸。”

“竹哥儿,人之常情,你别太放在心上。但财不露白,挣多少你和黎荞都捂着,别告诉旁人,知道了么?”

“谢嫂子提醒,我会把这些话告诉黎荞的。”

陶竹认真点头。

王桂花没有多留,匆匆回家去了。

陶竹则是继续做沙琪玛和麻花。

太阳升高时,李瓶来了,她来买大嘛花。

“嫂子,今日的大嘛花变成了五十文一斤。”陶竹道。

“嗯???咋突然便宜了一半?”李瓶惊讶。

“因为这一批麻花所用的麦芽糖是黎荞亲自做的,成本低,所以麻花的价格也就低了。”

黎荞自己做出了麦芽糖之后,他做沙琪玛和麻花所用一斤麦芽糖的价格由二百文变成了五十文,成本降了,售价自然也要跟着降。

做生意嘛,诚信为本,这样生意才能长久,毕竟谁都不是傻子。

李瓶听了这个解释,又是惊讶又是高兴。

“啧啧,同村人不坑同村人,你们俩小年轻办事实在。给我来十斤。”

原本只打算买五斤的她手一挥,直接翻了倍。

“好的。”陶竹一手拿起筷子,一手接过她自己带的篮子,给她夹麻花。

“对了,嫂子,你家干柴多么?我家干柴又不够了,但我今天没空上山捡柴。”

陶竹问。

“够,我家不缺干柴。你锁了门,随我回家吧。”李瓶点头。

她家有长工,一向不缺干柴。

而且黎荞和陶竹成亲那日,黎荞随手画了几个跟麦镰一样可以组装拆卸的架子和柜子,因此庄园和她男人这几日都迷恋上了这种有趣的木工方式,砍回来不少树。

是以她家现在有多余的干柴卖给陶竹。

陶竹应了一声好,锁上门,拿上铜板,随李瓶回庄家。

这一路上,他们俩遇见好些乡亲。

村人种的麦子太多,打麦场放不下,便会运到家里来,要么堆在家里,要么直接摊在家门口的路上,让过往的行人踩在上面行走,也算是帮着脱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