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魂魄(第3/4页)

待吴升走后,三位鬼王面面相觑,钱太常道:“这是哪里来的大仙?竟然压得我等连出手之力都没有。”

离阿苦笑:“我布置的两重护陵法阵,冥修潜恒阵、密剑琼刀阵,于他便如窗户纸一样,不,窗户纸还需伸手戳破,他却是手都不伸,直如无物,走过来,法阵就化为灰灰!”

徐元摇头叹息:“我曾见北帝郁垒演法,似也无此举重若轻之妙,这位上仙道行,怕是只有大帝才能降得住吧……”

钱太常咳了口血出来,皱眉思索:“如此人物,却向我等索要魂幡和魂咒,是何道理?以他的修为,我那九转镇魂幡也不过鸡肋吧……”

离阿满怀歉意:“太常兄,累你失了本命魂幡,弟之过也。若早知他如此道行,弟是万万不敢引二位兄长前来犯险。”

吴升索要魂幡和魂咒,当然不是为了和人斗法,而是为了扩充天地乾坤界。离开北阴世后,吴升驾驭天地乾坤界任意飘荡,就在虚空中钻研起九转镇魂幡和法咒。

摄魂之法无数,但归根结底都是大同小异的,目的就是一个,将魂魄摄入幡中,温养起来,真正的区别在于斗法——如何养出精炼的鬼气,如何将幡中魂魄之力凝聚起来,以之反击敌人。

当然,吴升最看重的,就是北阴世鬼王们将阴魂抖落出来,化为有形之鬼的方法。洪荒重构之前的那几年,北阴世鬼众数量大爆发,诸天仙神都在猜测,增长的鬼众都是这么来的,至于是哪些世界被灭,就无从得知了。

摄魂之法并不复杂,实际上很多魔修、甚至少数正道修士都会此法,于吴升而言,学起来很容易,真正有难度的是温养和投形之法,需要在摄魂的时候有所选择,尽量摄取完整的魂魄。

所谓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地魂为阴,天魂、命魂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气魄、力魄、中枢、精、英五魄为阳。

人死之后,阳魂阳魄很快便会化入天地,阴魂阴魄残留下来,于世间游荡,大多数情况下,摄魂摄的都是阴魂阴魄,也就是地魂、天冲魄和灵慧魄。

北阴世鬼王们摄魂时,尽量在人之刚死的那一天施法,趁着阳魂阳魄还没有消散殆尽就将其收入魂幡,尽量使三魂七魄俱全,然后温养在魂幡中——魂幡的炼制之法也是有讲究的,必须加入大量阳材,这也与诸天魔修的魂幡大为不同。

最后一步,就是将完整的三魂七魄投入世间,使其凝聚成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北阴世独有的法咒,将这些魂魄从魂幡中抖落出来。

魂魄收摄投形之法,北阴世最为完整,施行起来也最为成熟,这就是吴升往北阴世求取法门的缘故。

将这一套摄魂投形道法搞明白后,吴升立刻从魂幡中挑选了一个表现比较活跃的魂魄,察其头顶之光,三黑七白,果然魂魄齐全,于是念诵投形之法,魂幡招展之间,这魂魄便自幡上抖落下来。

一个实形魂魄出现在天地乾坤间。

吴升欣喜的关注着这个魂魄的一举一动,见其形与常人无异,行动之间也较为敏捷,欣喜之余也不禁有些疑惑,为何自己投放出来的魂魄是人样,而北阴世那些魂魄却是鬼样?

这当然不是自己人品爆发的原因,回过头去再次研读钱太常的魂咒,很快便找到了症结所在。

刚投形于世的魂魄皆如此,但一天之后,三魂七魄中的某种阳魂或者阳魄依旧无法保全,会消散于天地间,失去阳魄者,便如离阿、徐元一般看上去形实而残破,失去阳魂者,则如钱太常,形虚而飘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