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6页)

只是每每想到,她放在手心里头当宝的小儿子非要娶这个赵元柔,就憋得难受。

赵元柔简直太不要脸了。

勾三搭四,摇摆不定,还偏爱张扬,在京城里头闹成了这样,让儿子也跟着丢尽了颜面。

而且这什么赵家,根本连听都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哪门子阿猫阿狗,赵氏哪有资格当亲王妃?太后原本想得好好的,给儿子挑的王妃至少也得数一数二的名门世家,赵氏连当个侧妃都不够格,最多只能为妾!

要不是怕儿子跟她离心,太后真想赐下一道白绫,让赵氏早早了结算了。

太后揉了揉眉心,大好的心情一下了就被破坏了。

众人深知缘由也不敢说话,生怕一不小心就触了太后的霉头。

太后意兴阑珊地说道:“开始吧。”

卫妍微微一笑,和另外两位大家交换了一下目光,就向使女吩咐道:“那就开始吧。”

使女应了一声,敲响了一面铜锣。

轻脆的锣声传到了每一个花榭。

这四个花榭呈环形拱卫着中间的一个小小的湖泊,在湖泊的中央有一个暖亭,而花榭的四周则有梅林环绕,正值梅花初绽的时节,清冽的梅香萦在空气中萦绕,极尽清幽。

每一轮比试的姑娘都会从各自的花榭来到湖泊中央的这个小亭子,而从四个花榭都能看到亭子里的动向。

第一轮是诗词。

卫妍请太后定题。

太后兴趣缺缺地随口道:“就梅好了。”

卫妍含笑应道:“是。”

卫妍写了一个“梅”字,就让使女出去传话,以梅为题,自由创作,可以写诗,也可以作赋,时间为一炷香。

有七位姑娘依次从花榭出来,沿着小桥走到了亭子里。

亭中已经摆好了几张书案,又由使女提前研好了磨,她们对着卫妍写的那个“梅”字,有的沉吟,有的念念有词,唯有赵元柔似乎早已成竹在胸,她第一个执笔,下笔如有神,等她写完,其他人还都在沉思。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所有人都写好了。

然后,就由使女呈到了太后这里,由太后和几位大家一赏读。

临时出题,在一炷香的时间里,能做出一首完整的诗词,有意境且能押韵,其实并不容易。

卫妍每一首都会认真赏析。

她才刚看完三首,太后忽然开口了,念念有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

“好诗!”她说道:“这首极佳。可以得魁首。”

太后的一句“极佳”已经是最好的赞誉了。

卫妍先是飞快地把几篇诗词都扫完了,这篇果然最为出色,让人眼前一亮,一共只有四句,但每一句又都意味深长,朴素自然,却字字珠玑。

的确极佳!

于是,卫妍没有说什么,由得太后将其定为了魁首。

太后的心情明显好一些,她问道:“这首诗是何人所做?”

她想着,一会儿要见上一面,好生嘉奖。

使女看了一眼名册,躬身禀道:“回太后,是赵元柔所做。”

太后:“……”

她的手无意识地捏了捏宣纸,把宣纸的一角捏得皱成了一团。

卫妍不明所以。

她们三人一心只关心女学,闲暇时刻,也大多陶冶在琴棋书画中,对外界并不关注,自然也不知道赵元柔和太后之间的这点嫌隙。

不过,她们来京城也有十几年了,就算再与世无争,也不会真蠢,更不会没有眼色的去打听。

卫妍若无其事地笑道:“太后,那就定赵姑娘为魁首了,您看如何?”

太后像是刚被人打了一巴掌,面无表情,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好。”

她后悔死了,刚刚真应该先问了名字,再看的。

她都已经说了这首诗极佳,要现在反悔的话,岂不是会太失了颜面,让旁人都以为她这个太后是个出而反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