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手段(第2/3页)

“想要安逸想到都要疯了的朝廷。”李瑕道:“连自己的故都开封都不能收复,如何从这些生僻不通的字词里了解到那个远在天边的汗廷?”

“安逸……”

“从我把那个包裹带进临安,我就知道,它没用。”李瑕道:“所有人都聪明,明白一个道理,费心费力去了解蒙古,没用。就算了解了,还不是要打?议和多简单,与辽议和换百余年太平,与金议和再换百余年太平。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就算我把这一字一句嚼碎了再喂给朝廷……朝廷肯吃吗?”

“非瑜,你……”

“除了晦涩,还有偏见。”

“偏见?”

“我大宋的士大夫怎么看蒙古的?蒙哥死了,汗位当然是太子的。谁是太子?班秃、阿速台、玉龙答失、昔里吉、辩都?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么?天地君臣。”

张珏大受震撼。

他忽然明白了,明白李瑕为何能有这些作为。

这个年轻人,与所有人都不一样……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束缚,完全跳脱了纲常之外。

并没有太多大逆不道之言,李瑕只是在分析满朝的士大夫们的想法。

张珏却觉得,李瑕好疯。

……

“回到方才君玉兄问我的问题。”

李瑕笑了笑,道:“贾似道了解蒙古、知道忽必烈会退兵。他不说,他要让朝野上下感到恐惧。然后,这个处在恐惧中的朝廷便会从此受他控制,视他为周公……”

……

临安,丁府。

陆凤台还没走。

他登上客院的阁楼,望着前院的灯笼,看到有仆役去接丁大全回府了。

其实,在贾似道调任两淮宣抚使之时,陆凤台已暗中投靠了贾似道。

当时两淮将领与贾似道一起玩关扑赌钱,谁忠于袁玠、谁对袁玠不满,一眼便被看得清清楚楚。

陆凤台就是心底里恨透了袁玠的那个。

这次,他其实并非袁玠派来的,因蒙军才至,袁玠已逃得不知去向。

陆凤台是奉贾似道之命来的。

他把袁玠在淮西做的所有天怒人怨之事告诉了丁大全。等着看丁大全如何反应。

若丁大全上奏官家,那必受牵连,罢相;

而若丁大全敢瞒着不报,那更好……

但,事情显然出了些变故,丁大全竟还穿着官袍回来了。

陆凤台又等了许久,终于,有丁家仆役来给他送吃食。

“陆统领。”

“这里没旁人……你打听清楚了?为何丁青皮没被治罪?”

“丁党又立功了,还是那李瑕……”

陆凤台眯了眯眼。

他认得李瑕,三年前他在庐州搜捕大理人,是李瑕救了那些大理人。

贾似道亦提过李瑕,称其“未必是丁党”。

但到了这种时候,丁党却还在凭恃李瑕的功劳,得官家信重?

“钓鱼城的功劳?钓鱼城一战还有吕帅、王将军……”

“不是,据说李瑕收复了汉中,以一己之力。”

陆凤台一愣。

“收复汉中?这怎可能?”

“不知。”

“快走,莫被丁家察觉了。对了,给我件衣服,我去探探。”

……

顷刻之后,陆凤台换了身衣服,动作敏捷地穿行过丁府的亭台楼阁,一路到了书房附近。

他窜进竹林中,目光看去,只见前方丁大全的书房中烛光正亮。

等了许久,门开了,一人走了出来。

接着,只见丁大全竟还出门相送。

陆凤台努力眯着眼,隔着竹林,趁那人转头时看了对方一眼。

他意外地发现,竟觉对方有些面熟。

只听前面丁大全招过仆役吩咐道:“备轿。”

“阿郎这大半夜的……”

“叫你备轿。”

“是,是,小人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