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家与书(第3/3页)

相比历代开国之君,他不过是出身于铁木真孙辈,借祖上屠戮的万万性命而成势,欲窃中原。然他既背弃了族人,行汉法又不肯彻底,心思反复,连自己是谁尚且不能分清,如何称得上明主?我敢断言,他并非真有建立煌煌伟业的志向……”

李瑕话到这里,皱了皱眉,交代道:“这一段,你要帮我引经据典,骂出气势来,要有姚枢给我的信上骂宋廷的气势。”

唐安安一介小女子,却要执笔骂北地皇帝,很担心弱了气势,但总之是顺着李瑕的话写。

李瑕又道:“可以预见,你竭尽全力,为忽必烈建立的一个王朝,不仅不会有汉唐之盛,往后史笔评说,后人只会觉得它连只存半壁江山的宋也不如。

没有人会视你为萧何、张良。你廉希宪之名,将于史书上寂寂无闻,后人知斗蛐蛐的贾似道,也不会知你廉希宪。你这毕生恢宏志向,能有几人知?

由此观之,你是败者,败得彻头彻尾。你的才华被辜负,你的功绩被抹杀,应当的。因为你的志向与你的所做所为,已完全相悖。”

李瑕停了停,郑重其事又补了一句。

“这里,要再加一个‘惜哉’、‘哀哉’。”

良久,唐安安的纤纤玉手停下,回看了一遍自己写的,犹觉少了几分气势。

她略一思索,又执笔写上了半阙七十余年前流传下来的词……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

半个月后,大散关以北,蒙军大帐。

“仲民竟还未到吗?”

廉希宪与刘黑马对坐着,脸上皆有些忧虑之色。

时值盛夏,刘黑马披着厚甲,额头上已盖了层汗水,沉声应道:“算时间,无论如何,他已该杀到大散关背面了。”

廉希宪掐指算着,眼中担忧之色愈来愈浓。

之所以敢派刘元礼去,一是因为无奈,二是因为蒙军并非初次这般深入敌境,三是在他想来,只要攻破大散关,至少不会损兵折将……

然而到现在,大散关还久攻不下,他已渐渐意识到不好。

“若事有不妥,我愧对刘公啊。”

刘黑马脸色一变,闭上眼,稳定了情绪,摆手道:“许是五郎贪功,先打了汉中……”

廉希宪正要开口,忽听帐外有高喊声传来。

“报!大散关遣使求见……”

廉希宪起身出了帐,目光看去,有人正向这边蹒跚而来,未披甲,头发散着,狼狈的模样。

之后,刘黑马也出了帐,脸色剧变。

他分明看到,来的正是刘元礼身边的副将萧全。

而看样子,萧全分明被宋军俘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