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剑指秦川(第3/4页)

这个阵型的弱点在于尾侧,但天水本就近,宋军是从河谷出来,并不担心尾侧出现敌兵。

忽然,鸣镝声起。

“敌袭!”

“不必惊慌!是哨骑骚扰……”

远处已出现了敌骑的身影。

蒙古汉军的轻骑散开,呼啸着,向两翼包抄,发出箭矢。

这样零星的箭矢并非是要起到杀伤的作用。

而是为了拖延宋军的行军速度。

另外,士卒毕竟害怕中箭,也会心生不安。

且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中,哪怕只耽误宋军用饭,难免影响士气。

自蒙古攻宋以来,已有太多的宋军就这样被硬生生拖垮。

但李瑕选择的地形本就使蒙古汉军不能完全施展开来,行军路线也近,又是出其不意发兵,不至于被长期袭扰。

宋军依旧有条不紊地行军,弩手则以箭矢回击。

这些敌骑并非是蒙军诸千户军,骑射稍弱,难以如真正的蒙骑那般远距离抛射。

他们若冲得近了,也偶尔有人中箭倒下。

于是敌骑绕远了些,袭扰开始不如原来有力。

但骑兵的优势在于始终把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很快,有成股的骑兵奔来,并不冲击,而是策马绕着宋军的战阵。

奔走、呼啸,也恫吓着宋军,意图拖慢宋军的行军速度,让穿着步人甲的宋军士卒更累,直到体力不支。

如同狼群在观察猎物的弱点。

这种被当成猎物的感觉渐渐引起了士卒们的不安。

战事未起,步卒已落了下风。

李瑕根本连敌方大阵都还没望到,这里是平野,没有高山可观测战场,或者说秦岭太高,爬不上去。

敌方却已能将他的军阵看得清清楚楚。

李瑕遂下令,让将领们鼓舞士气,告诉士卒们目的地就在前方不远。

渐渐地,中军有歌声响起,激励前锋的重甲兵。

“先取陇西廿四州,别分子将打衙头。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歌到最后,七千人齐声大吼。

“银装背嵬打回回啊!”

……

渐渐的,只剩半日路途了。

李瑕抬起望筒看去,试图判断出廉希宪、刘黑马下一步的命令。

对方应该已意识到能袭扰的机会不多了。

那,要么就在姜水以西决战,因为一旦让宋军占据石家营,刘黑马就会失去整个战略上的优势。

要么率骑兵渡过姜水寻找时机,因为蒙军主力很可能还未完全退出陈仓道,存在被宋军堵截在峡谷里的风险。

思来想去,李瑕并不能判断出对方的选择。

但没关系,无论如何他都愿意奉陪……

……

刘黑马已下令撤出峡谷,正横兵于峡谷外。

他此时若退过姜水,让出石家营,宋军将合汉中、陇西之势;但若不退,在此决战,失骑兵之利,失战场主动。

可以预见,李瑕以势逼来,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廉公呢?!”

“廉公在炎帝陵上。”

“快!把廉公请下来……”

炎帝陵就在陈仓道口不远处,很快有士卒忙牵着马过去,向廉希宪大喊催促。

“廉公,快走吧!再不走宋军要到峡谷前了……”

廉希宪恍若未闻,极目望去,远处的宋军军阵如一只小乌龟一般,进军缓慢。

“都说你用兵擅用奇、喜弄险,但分明是极谨慎。换言之,你的奇与险,是另一种谨慎,因为不用奇弄险,你早死了。”

他这般低声自语着,眯起眼,像是想要看清李瑕的相貌。

“我快被你逼到悬崖边了啊。”

局面对他而言,很难。

太难了,这一局棋,起手便慢了太多步,李瑕杀到他视线里的时候,已伏击了汪良臣、攻下了巩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