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温水(第2/3页)

李瑕揽住高明月。

夫妻二人就这般拥立了良久。

她就是这样,寻常时候平淡如水,但懂他,疼他,迁就他。

所以当时他破了例,开口求娶……

“其实不觉得累,我喜欢的我便想努力去赢得,得到了再守护住,一直就是这么活的。”

“嗯,感受到了,你一直在守护我。”

“护君山那次?”

高明月道:“一直以来都是,又岂止那一次,你为何只记得那次?”

“大概是,我在护君山对你动的心。记得是你初次摘了面纱,还崴了脚。”

“好色之徒。”

“……”

“今日可以吗?”

“真的不想,再让我休养一阵子好不好?”

“那就陪你说说话,哦,我取了几个名字,你选一个。”

“好。”

“第一个是‘李长宜’,出自我很喜欢的一句诗,望他往后眼界宽阔,不受拘束……”

……

于李瑕而言,日子终于有了些岁月静好的模样。

但说不忙,也只是相对于以往而言。

他还是有紧迫感。

因为留给他用来扭转实力差距的时间还是很短,也许三五年内蒙古大军便要掉头杀来。

而川蜀、陇西、大理等地相加,人口尚不足五百万,且他还没能完全掌控这些地盘。

至于大宋朝廷,李瑕似乎忘了中枢再一次在着手对付他。

一直到腊月十五,他才在议事时提及临安之事。

……

李瑕最心腹的幕僚已有一部分被派往关陇,这日便只有韩承绪、韩祈安、严云云三人。

“中枢的反应未免也太慢了。”韩承绪先开口道,“今日就当是估一估明年的形势吧。”

李瑕道:“程元凤等人,人品还不错,守规矩,察觉我有反意,还先写信劝劝我,晓以大义,劝我往中枢任官,这是老成持重的作法。”

韩祈安道:“十月中旬写信,十一月到阿郎手中,腊月中旬得到阿郎回复,一折腾,无论如何也要等到年节之后,才能真正出手了。”

严云云讥笑道:“这一耽误,阿郎已准备好了,贾蛐蛐必定也准备好了。等这些老臣出手,只会如鸡蛋碰石头,叫贾蛐蛐捡了他们的便宜。程元凤等人,优柔寡断,坐失时机,可谓庸手。”

“你不必嘲笑他们,老毛病又犯了,不尊重对手。”

李瑕又敲打严云云。

“程元凤差的不是能力,你当他真看不出来?问题在于,他忠于宋帝,不可能擅自作主动我,只能反复试探我,促使宋帝来下决心铲除祸端,这是忠臣这身份对他的桎梏。但也必然有一批在川蜀的‘忠臣’受他感召,视我为叛逆。”

严云云敛了敛神色,道:“是,那可以推算出,大概要在年节之后,朝廷才能发出旨意强制撤换阿郎。”

“继续推算。”

“阿郎已有准备,必不能让程元凤功成,到时他受此反噬,只能罢相。贾蛐蛐借机独揽大权?”

“那你明白程元凤为何坐失时机了?”

严云云心中一凛,应道:“他也有所预料,心知与阿郎为敌凶多吉少,故而试图劝说阿郎,并做好罢相的准备?”

“嗯,他尽力劝我以求顾全大局,若不成,再对付我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他成事的可能很低,我还是敬佩这样一个对手。”

李瑕不愿以个人恩怨来评述对手,又道:“程元凤尽到了他为官、为臣的本份,是赵禥不配拥有这样的良臣……”

当今这乱世,南北各地有识之士,有人想匡扶雄主、有人想独揽大权、有人想割据自立、有人想再造乾坤。还有更大一部分人,能力不弱,偏是想背着一个昏君、并拖着一个庞大且腐朽的社稷,不免可惜。

韩承绪道:“也不可掉以轻心,哪怕是过了年节中枢才能出手,这之前,我们稳固川蜀的时间也不多了,尤其是重庆府还不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