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天子圣明人心在宋(第2/3页)

他只是在暂避李瑕锋芒,等李瑕锐气过去再起复,来得及。

这日正与翁应龙谈及此事,贾似道嘴里“不急”两个字才说完,那边龟鹤莆已匆匆跑来。

“阿郎,宫里来人了,请阿郎入宫。”

“入宫做甚?”贾似道笑道:“时机未到,我犹戴罪在家。”

“官家说派人转告阿郎。”龟鹤莆四下一看,压低了声音,有些神秘,道:“官家说,求阿郎入宫见他,求阿郎莫再生气了。”

“哈,我生什么气?”

“官家还说,那些人想罢免阿郎,他要把他们全罢免了,只希望阿郎能尽快回朝主政。”

“……”

贾似道也是惊讶,须臾,摇了摇头,苦笑道:“既然如此,盛情难却啊。”

这大宋官家如此德性,岂还能指望规劝?

唯有靠他贾似道代天子柄国,才可力挽狂澜于危难之际。

……

江万里、家铉翁还在等着天子下诏,准备为大宋社稷拨乱反正。

“君实所言不错,天子若不振作,唯指望权臣、藩臣救国,却又猜忌过甚,如何能不亡国。”

“前些年李瑕屡破蒙虏,倒让朝中许多人愈发有了太平盛年的假象,一朝自立,该梦醒了。”

“欲使贾、李之流不叛,不可仅寄望于他们没有野心,须得教天下人觉得他们不该叛,故天子须行善政,善待百姓,百姓自能维护天子。”

“救亡之正理,只在‘贤明’二字。”

家铉翁拍着膝,满脸期待。

这次一切都很顺利,目前为止,贾似道根本还没有任何反应。

只等贾似道这种放纵官家以独揽朝政的奸佞滚蛋了,到时他便可好好地“规劝”官家了。

终于,诏谕下达了。

“壬戌科进士方山京、刘辰翁、邓剡、黄镛,谤议国事,夺官罢免……”

先是这一批批忠正敢言的官员被罢免,之后是重臣们或是虚职致仕,或是贬迁地方。

官家怜叶梦鼎老迈,特赠少傅,以观文殿学士致仕;

章鉴以提举洞霄宫致仕;

马迁鸾贬迁饶州;

到这一步,江万里、家铉翁也不必等诏谕下来领个虚职受辱,自上表辞了官。

……

离开临安这一日,他们也说不出这是何等心情。

国势日微,能想的办法全想了,哪怕是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也全力去试过了。

家铉翁踏上船时犹在回想着这一遭受了无数窝囊气,最后竟还是这般结果,愤忿不已。

“真合了吴履斋那句‘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只悔没在这昏君继位时一道被贬往循州。”

“莫骂了。”

“偏要骂,宗社至此,犹只顾沉溺酒色,拱手权佞……呸!”

江万里长叹一声,让儿子将离京唯一要带的一个包袱放进船舱,坐在船头,想到后来,揪然心痛。

“去国离家路八千,平生不爱半文钱。苍天鉴我无私意,莫使妖禽夜叫冤。”

……

全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果。

半壁江山都被李瑕封疆裂土了,出了这般大的事,她本以为赵禥再昏庸,也该知道要整顿朝纲。

哪怕不能真罢免贾似道,作为天子,敲打一下这个权相,让其往后柄国更上心些,也遏制遏制李瑕。

然而,突然间,朝中清流反而为之一空。

全玖真的惊到了。

连她都看得出,朝堂上的平衡都被完全打破了。

这要是贾似道想篡位,都不知如何是好。

怎能不惊,不惧?全玖得到消息的一瞬间,从背脊感到一阵凉意。

她难得起驾锦胭殿,想寻赵禥问个明白。

往日她从不来锦胭殿,这次也不知是抱着怎么样的期待……也许想看看她的皇帝丈夫到底还有没有一点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