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条件(第2/3页)

贾似道不甘心这样。

“每次皆是如此,纵观大宋朝堂,所有人都斗不过我。但面对蒙元、李逆,却只能一次一次的退让。”

廖莹中劝道:“平章公面对的是大宋开国以来最艰辛之处境,这时局还能够议和,正是平章公的大功劳了。”

“呵。”

贾似道自嘲地笑了,道:“君是废物,臣也是废物。一群废物,还能做甚?”

这句话除了自嘲,还有谤上之嫌。廖莹中只当没听到,轻声问道:“真要承认李逆的帝号了?”

“皇帝……”

贾似道喃喃了一声,实在难以想像当年那个小兔崽子年纪轻轻就登基称帝,于是评价道:“他不像皇帝,没有天子之气。”

话说完,他想到已有些年头没见到李瑕了,愈发想要再亲自会一会李瑕。

“今日,我请官家亲征,是出于真心实意。若官家愿意亲征,我便可以亲自离开临安指挥三军,不必再担心那些官员想借机扳倒我。”

廖莹中应道:“御驾亲征不是小事。”

他很清楚,以贾平章公如今的声势,一定要逼着赵禥亲征,肯定做得到。

至于说什么“若官家愿意”,很明显一开始就能想到官家不愿意的了。

归根到底,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我想下定决心带官家御驾亲征,我明知早晚免不了须与李瑕一战,而大宋失了吕文德,唯我一人可统帅天下兵马。但,眼下时机还不到。”

贾似道说得很慢,一边还转动着手里的酒杯。

他无意识地做着这种全然无用功的小动作,嘴里道:“我们的诸多良法还未有成效,须缓一缓,亦须待李逆与蒙元相互消耗。

这次是吕文德太疏忽了,又恰好病重,才给了李逆机会,吕文德太让我失望了。眼下能做的只有亡羊补牢,先缓和了局势。而过个三年五载,你且看他。我请官家御驾亲征,不是说说而已,乃未雨绸缪。”

廖莹中欲言又止,眼中也显出一抹无奈来。

既使是他,也隐隐开始怀疑公田法、打算法、经界推排法等改革到底能不能改善大宋的处境。

如今各地传回了许多消息,贾似道根本不相信,认为这是士大夫们在污蔑,或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或只揪着实施过程中一些不好的事情做文章。

他像是坚信在他的治理下,大宋的国力会渐渐恢复……

聊了这些,贾似道勉强算是安慰了心中的不甘。

承认李瑕的帝位,对他而言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不得不承认。

“谈谈议和的条件吧,李瑕有何要求近日便会知道,你可以先猜猜,好有所准备……”

……

吕文德死讯是加急送回临安的,而李瑕有何议和的要求,却还没有送达。

一则,李瑕并不想表现出迫切想要和谈的样子,反而要表现出继续攻打临安的意图。是吕文德想要和谈,他才肯给出自己的条件。

二则,吕文焕依旧还抱着说服李瑕的希望,并不愿意将那些过份的要求送往临安。

直到吕文德死了,襄阳的防守压力巨大,吕文焕才不得不把那份不可理喻的条款递交朝廷过目。

这已经是宋廷收到死讯后的第五日,大宋皇帝与百官都做好了与叛逆讨价还价的准备。

……

“说是,吕文德临终前犹心忧社稷,唯恐身后襄阳失守,尝与李逆谈过议和之事。这是李逆的条件,请陛下过目。”

赵禥还未过目,殿内几名已事先看过这条款的中枢重臣只听到这句话情绪就再次起伏。

“何必再请陛下过目,我看李逆根本是毫无诚意!”

“诛求无厌,简直是痴心妄想!”

“依我所见不必与这逆贼议和,调集两淮、江西兵力分别支援襄阳、鄂州,先解围,再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