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救国心(第2/3页)

章鉴喃喃了两遍,本想说还有一点不同,李瑕是汉人,而辽金蒙都是胡虏。

但这种问题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和意义,提出来只会让人鄙夷,认为他政治上太过于幼稚了。

敌人就是敌人,是不是汉家政权重要吗?

重要。

越是汉家政权,越是可怕的敌人,越要先行灭掉。

所以必须联虏灭汉。

倒不必再提了,心照不宣就好。

“我还当贾似道还在犹豫,怕引火烧身。”

“谁能不犹豫?”陈宜中道:“但今日有个重要消息到了,坚定了贾似道的决心……我军,攻破夔门了。”

“真的?”

章鉴大讶,有种“剑外忽传收蓟北”的惊喜。

宋军这些年不止一次想要逆江而上突破长江三峡,终于,趁李瑕全力北伐之际好不容易攻破了夔门。

“五百人。”

陈宜中举起手道:“守夔门的叛军只有五百人,我军精锐混在西逃的百姓之中,奇袭夔门,犹损失惨重。战船损毁十一艘,战死近两千人……”

章鉴叹息不已。

陈宜中又道:“这次若不能再一举收复川蜀,待李逆大军回援,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故而贾似道打算亲征?”

“他还在考虑,该到我们推一把了。”

章鉴会意,道:“老夫联络朝中官员。”

陈宜中道:“我已安排了太学生鼓动舆情。”

两人就着这些细节商议了许久,再推演了一番,认为贾似道统兵离朝的可能已经很高了。

末了,陈宜中道:“关键在于,不可让他感受到危险,我们要让他认为一切都还在他掌控之中。”

章鉴笑了笑,通达宽厚的模样。

他们这两人,一个是贾党心腹,一个是“满朝欢”的老好人,能有今日之地位,全是靠贾似道的恩情,当然不至于让贾似道感到危险。

“放心吧,他那人一向自负。”

“好。”

章鉴却是忽然叹息了一声,道:“真要调动大军出征了,也不知要耗多少钱粮米谷,百姓生计维艰啊。”

“是啊,这些钱粮都是施行公田法以来,使国库日丰,但其中有几成是来自贾似道所言的豪绅大户?多是贫瘠之家的最后一份口粮!”

陈宜中语气铿锵,话锋一转,又道:“可若不如此做,又能奈何?川蜀不能收复,则长江上游扼于逆贼之手,国家必亡;奸党不除,百姓还要被盘剥到几时?倒不如一次办个干净。”

“是啊。”章鉴点头不已,负手沉道:“一生事业居民计,千里山河救国心。”

……

“娘的,最烦这些装模作样的东西。”

贾似道坐在太师椅上,一手抚摸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猫,一手拿着一封消息在看。

也不知道是谁,将宋军攻破夔门的消息大肆宣扬,弄得人尽皆知。

朝中难免有些清正之士站出来,谏言不该在此时偷袭李瑕,满口的大义,却又提不出一个具体能保住宋氏社稷的办法。

“说得都轻巧,等李瑕灭了蒙元,转头南征,一个个降得比狗都快。”

又自言自语地骂了两句,贾似道甩开手中的消息,从廖莹中手里接过另一封信纸。

“这是什么?”

“是江陵府传回来的,王应麟的供词。”廖莹中压低了声音,道:“事情有些……还请平章公亲自过目。”

如今宋廷已经撕毁了与李瑕的盟约,且不宣而战,迅速包围了唐军在江陵的据点,拿下了王应麟。贾似道当然很清楚这么做会落人口实。但没办法了,他只有这么一个收复川蜀的时机。

此时他接过王应麟的供词看了一眼,脱口又骂了一句。

“狗书呆。”

他没想到的是,王应麟竟是反过来劝降他贾似道,而且说辞居然是当年的一些旧事,说什么赵禥弑君,连公主都投奔了李瑕云云,看得贾似道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