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一点余孽(第2/3页)

这样一个流亡朝廷,赵昰只有两岁,张世杰是武将,全玖久居深宫,他全永坚是个纨绔,都不能处理国事。

别的文官虽然有,比如黄镛、刘芾等人都在,但全都不如陈宜中有能力、有资历。

“那就尽快让左相回来。”全玖开口道。

全永坚道:“若陈宜中借着这个理由不来了怎么办?”

全玖看向张世杰,道:“左相的母亲生前曾受太后诏书,勉励左相尽忠报国,我们不能抛下她,劳少保也将她接来。”

张世杰能从这小女子那温婉的语气中感受到一股凉薄之意,但还是领了命,吩咐部将去办。

全玖犹不忘提醒,道:“还该下封旨意,给左相夺情才好。”

“先接左相来吧。”

张世杰应了,拱手又道:“临安那边太后与官家既降,名不正则言不顺。臣与诸公商议,欲效仿高宗皇帝旧事,拥殿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求中兴社稷,皇后以为如何?”

全玖这时又看向全永坚。

全永坚便道:“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拥立殿下为帝,以封赏官职,张少保以为如何?”

“我自是不反对。不过我已传信于天下忠臣遗志,本欲待他们赶到再一同拥立……”

“何必再等?”全永坚道:“先请官家继位,再传诏天下,召忠臣义士勤王,岂不更好?”

张世杰点点头,但置身于这些妇人、幼儿、纨绔之间,其实心知成事的可能微乎其微。

不过是受了朝廷重恩,尽力而已。

……

永嘉县北。

楠溪江畔,有三十余人的队伍正在赶路。

走在正当中的是一名白发白须的老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旁边有跟着仆役搀扶。

周围有一些护卫模样者,其余的则多是书生文士打扮。

“老相公,小人打听了,顺着这楠溪江再走上三十余里,便是永嘉县城。到了那也许就有船只,乘船南下不远便可到达江心屿。”

“好,好啊。”

“老相公还走得动吗?”

“歇一歇吧。”

“这边……”

队伍于是到溪边小憩。

有一名书生挠着胳膊上被虫子咬出的红肿,向老者问道:“老师,学生走了一路,还是想不明白,终是没能忍住,想请老师解惑。”

“问吧。”

“天下形势至此,宋亡唐兴,更迭已不可阻挡。学生观唐军过境秋毫无犯,想必唐主亦是英主。而老师如今南下投奔幼主,功成之可能不过万一,死生大祸却即在眼前,何苦还要前往?”

“死生事小,廉耻事大啊。”

老者说着,叹息了一声。

他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了,又道:“官家是老夫亲手教导的,老夫没能尽到帝师之责,大宋社稷若亡,老夫罪莫大焉。故而,旁人可降。老夫却万无投降之理。”

这白发苍苍的老者,却是赵禥的老师叶梦鼎。

叶梦鼎今已年逾七旬,且罢官多年,如今宋亡却还毅然南下,只这份铮铮风骨,便让其门生旧吏们感佩万分,追随他南下。

众人稍歇了片刻,继续赶路。

还未到永嘉县,却见有两个乡兵拦在路上。

“前面的是什么人?!”

“我等想要南下往永嘉县。”

“如今改朝换代了知不知道?!”其中一个乡勇大声喊道:“知县已得到了诏书,当了唐臣。准备暂设关卡,防止前朝余孽通行。你们是什么人?若要往前,需先核对户籍、报知南下目的……”

众书生面面相觑,其后拉着叶梦鼎往后退了一段路。

“老师,前面怕是过不去了。”

“是啊,永嘉县既然已经降了。我们这些书生,如何还能到得了江心屿?”

“老师,回去吧。既来了一趟,知事不可为,老师已无愧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