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番外篇·草原之主(第3/5页)

“是。”

忽必烈摇头一叹,起身踱了几步,因有太多要问的反倒不知先问什么,想了想先问道:“李瑕与海都的战况如何了?”

“父汗怎么知道打仗了?”

“我看报,知天下事。”忽必烈继续追问道:“唐军可是败了?”

月烈连忙点头,用有些兴奋的语气道:“是,我听说海都的骑兵很强大,李瑕很生气,也许海都能够救出父汗?”

“你错了。”忽必烈道:“海都也是本汗的敌人,他甚至于比李瑕还要希望我死。”

月烈呆愣了一下,似乎不知道怎么办了。

忽必烈缓缓沉吟道:“李瑕到大都来,是为了东道诸王吗?”

“女儿不知道。”

“当年东道诸王选择支持本汗,与阿里不哥的支持者结怨。海都为了占据漠北势必要拉拢西道诸王,定与东道诸王势不两立。因此,李瑕来大都,很可能是为了联合东道诸王。”

说到了蒙古的局势,忽必烈终于重新有了大汗的气势。

“本汗卧薪尝胆多年,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你回去之后且提醒李瑕一句,欲击败海都,需有本汗来帮他……”

这日,送走了月烈,忽必烈便在等待着李瑕的召见。

他会再时不时翻开那本《吴越春秋》,伸手抚摸着那已被翻出毛边的书页。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然而,连着等了许多天,始终没能得到李瑕的召见。

初时忽必烈还在想着这是李瑕要磨他的性子,但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终于是受不了了。

一旦有了期待,比原来平静的日子难熬太多了。

忽必烈觉得自己要疯了,他整宿地睡不着,想要分析局势,偏偏毫无消息。

终于,过了一个多月,那扇大门才再次打开。

“天子召见!”

忽必烈手指不由一颤,难以抑制地心跳得厉害。

他相信很多李瑕的忠臣在面圣时都没有他这一刻的激动。

……

这些年,更擅长建城的刘秉忠反而被调任到丰州主建了丰州新城,北平宫城反而是由张珏营建的。

张珏只参与过修缮钓鱼城,根本就没有建造宫城的经验。无非是简单地按普通房屋的用料盖起来,金砖也无、金漆也无,看着十分简单朴素。

反正李瑕还未正式下旨迁都,是以行宫的名义来兴建的。

好在占地够大,虽不富丽奢华,看着还算大气。

忽必烈走过空阔的广场,又绕过前宫三大殿,看着这座本属于自己的宫城,不由痛恨李瑕连建个皇宫都是靠自己的地基与宫墙。

觐见被安排在三大殿后方的一间偏殿,牌匾上大书“武英殿”三个大字,也不知是不是李瑕想故意嘲讽他。

事实上,自战败被俘以来,忽必烈还是第一次见李瑕。

“宣,银青光禄大夫忽必烈觐见!”

听得通传,忽必烈进入殿中,目光一扫,却再次诧异。

殿内并非是他预想中几个重臣议事的样子,而是正在举行筵席,大臣们分坐两列,各自的小案上摆着酒菜。

目光再一扫,能看到许多旧相识。

移相哥、忽剌忽儿等一些早早被俘投降的蒙古宗亲,李德辉、姚枢等一些汉臣,以及张家、史家、严家等一些世侯。

而坐在最前方的,终究是李瑕的元从。

见忽必烈进来,大殿上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臣……”

过了一会,忽必烈只好开口打破沉默,有些艰难地出了声。

如果他不愿受这种屈辱,他是可以就待在那一方小院里。只要不闹事,李瑕既然想要夺走他的臣民、不至于过分为难他。

但此时让他来到这里的是一种坚忍。

“十年勾践亡吴计”,心头再浮起这句话,忽必烈深躬到地,道:“臣忽必烈,请陛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