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番外篇·燕然勒石(第4/5页)

杭爱山在汉代称为燕然山。

所谓“燕然勒石”,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脉中的稽落山,刻石记功而还;所谓“封狼居胥”,就是霍去病打败匈奴后,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

这里被称极北之地,乃是武将立功的巅峰。

杨奔死死盯着前方若隐若现的一点身影,策马狂奔,终于追进了燕然山脉。

他已经忘了他是一路统帅,脑子里只有海都,只有蒙古大汗。

如果不是立功心切,很难想像一个汉军将领能在这样的地方追上一个蒙古大汗。

“砰!”

“嗖。”

不时响起火铳与弓箭之声,在这样的壮阔的地势中显得格外响亮。

终于。

“追到了!”

有唐军的大喊声传来,杨奔再次下令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绝不打算让海都逃了,也不强求活口。

前方是一条死路。

海都身旁最后的心腹还在与唐军厮杀。

这些蒙军确实是勇士,分明被逼到了绝路,面对的还是当世最可怕的火器,却丝毫没有投降受俘的意思。

“砰砰砰……”

血把荒草地浸染成了红色,唐军的火铳终于耗尽了弹药。

“保护大汗走!”

蒙古勇士们重新翻身上马,竟是护着海都,想要杀破唐军的阵线突围。

“嘭。”

他们策马冲撞,以血肉之躯撞倒唐军。

杨奔大怒,喝道:“拦住他们!”

……

海都满脸是血,死死瞪着前方。

他脑子里已不再想胜与败,想到的是成吉思汗的遗训。

“窝阔台的子孙哪怕是一块臭肉,哪怕将它包上草,牛不会吃那草,哪怕将它涂上油脂,狗不会瞧一眼那油脂,仍要立他为汗。”

他才是大汗。

名正言顺的蒙古大汗。

忽必烈是为了个人的野心而篡夺蒙古的汗位,而他不一样,他才是为了大蒙古国的伟大传承。

“嘭。”

海都被撞倒在地。

他于血泊之中奋力起身,捅翻一名唐军,去抢他的马匹。

“噗。”

有长槊刺进他的甲胄。

海都一把握住那根长槊,手中的刀也砍进对面唐军士卒的脖子。

杨奔奋力要将槊拔出。

海都却是将所有的力气用尽,死死拉住它。

于是,一把弓便套到了海都脖子上。

杨奔用脚死死踩住海都的肩,用力握住弓柄往外拉,以弓弦铰着海都的脖子。

那是海都背上的弓,是张硬弓,杨奔用尽了全力,连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

而海都更是双目圆瞪,努力想挣扎出来。

“咯吱咯吱……”

那是弓弦磨出来的声响,又像是海都脖子里骨头破碎的声音。

终于,那双瞪圆的眼睛里神彩完全涣散。

海都至死,犹保持着抗争的姿态。

大蒙古国的大汗宁肯战死,绝不受俘。

可惜大蒙古国最后还是落幕了,这个有史以来疆域最广阔的强盛帝国就像流星般一闪而过,绚丽又短暂。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死了。”

“大帅,他死了。”

杨奔大出一口气,松掉手里的弓,只觉双手麻得不像自己的。

他抬头看去,望着远处山顶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长出一口气。

“燕然山……燕然山……”

其后,杨奔喉头滚动了一下,心中喃喃道了一句。

“这里还不是极北,陛下的疆域不仅汉唐,我也不仅是卫、霍……”

……

十二月,辽东。

忽必烈终于回到了草原。

他眯着眼,有些贪婪地看着那一顶又一顶的蒙古包,直到忻都带着人骑马赶来,赶到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