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番外篇·来贺(第4/5页)

马可波罗犹豫了很久,终于是走了进去。

……

建统十四年。

这年上元节,长安城除了花灯,最让百姓们欢欣鼓舞的就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种新剧。

除了名家之作,如关汉卿的《女相窦娥》,白朴的《唐太宗雪夜破阵乐》,还有一个名叫马致远的年轻人排了一出《汉宫赋之马踏祁连》。

开国十余年,文坛、乐坛终于一扫宋、金以来的低迷、哀切之风,重新有了昂扬大气的篇章。

李长宜却忙得焦头烂额。

因为与海都之战,势必在这两年内爆发。

如今天子已西巡,李长宜身为太子,会在开春后与百官把朝廷暂迁到北平。

这是他的第一个历练。

他一直在皇宫中忙着公务,偏是不时有弟弟妹妹跑来。

“大哥,你不去看花灯吗?”

“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大哥,今夜城东戏园演窦娥的可是名家朱帘秀朱老板,真是将窦娥那铮铮傲骨、才华横溢的样子演得绝了,你不去吗?”

“不去。”

“那我晚些给大哥带好吃的……”

那些咋咋呼呼的喊声终于是消了下去。

李长宜独自在殿内忙着,正觉得有些冷清,一抬头只见刘姄正提着一个食盒在门外张望。

“你怎么进来的?”

“哼,我可是马上要成为太子妃的人。”

“过来,陪我坐一会。”

“好,看给你带了菜,我自己带了一壶酒,你一边批文,我一边喝。”

“酒有什么好喝的?有件事和你说,等到了北平,我得到军武堂三年,再从军三年。”

“所以呢?”

“成亲后反而会难得陪你。”

“我陪你啊。”刘姄满不在乎地拿出酒壶来闻了闻,道:“我也想考军武堂,我可有天赋了……”

……

是夜,城南戏台上,最后一折《汉宫赋之马踏祁连》落下帷幕。

长安百姓人人跟着霍去病最后的歌高唱起来。

“国家安宁,乐未央兮。”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

“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马可波罗亦在这欢呼的人群当中,挥舞着手臂,跟着人群高歌。

心中仰慕不断泛起,他做了一个决定。

“致远兄,我想要一个汉名!”

一个被他搂住的年轻人推开了他,在人群中大声道:“我字东篱,比你年轻,你叫我东篱就好。”

“东篱,我想起个汉名,你帮我想想!”

“抱歉,你本名叫什么?”

“马可波罗!”

“马博儒?”

“哈哈哈,我就叫马博儒,我要求学、游历,我要考大唐的官!”

“你吃辣吗?”马致远道:“可愿与我去吃庆功宴?吃蜀中新菜,香辣兔头宴。”

“我吃了吗?我吃了啊,但我愿去庆功宴……”

……

建统三十三年。

太仓港。

随着巨大的轰隆声,一艘大商船缓缓靠在岸边。

有人从船上下来。

马可波罗立刻就迎上了上去,热情洋溢地道:“敢问可是朱总工当面?在下马博儒,久仰朱总工大名。”

“马阁下何事?”

“我到江南游历,听说朱总工是当今最了得的格物学者之一,特意来拜会,增长见识。”

有人上前,向朱世杰引见起来。道:“马先生是当世有名的探险家。”

“探险家?”

“是陛下御口对他的称呼……”

朱世杰听罢,向马可波罗一拱手,问道:“马先生是威尼斯人?”

“朱总工也知我的家乡。”

“我们商行的人去过那里,还有前往地中海的固定航线,一年往返一次……”

马可波罗大吃一惊。

须知,在二十年前,他初来大唐时,在霍尔木兹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来东方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