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说亲(第3/3页)

“明哥儿不懂事,你和我大伯子怎么也纵着他,”苏氏埋怨道:“明哥儿人高马大的,穿衣服都比别人费布,吃饭还忒费粮食,王家大姑娘愿意嫁进来是咱家的福气,他还挑挑拣拣的看不上,活该都十五六了媳妇儿还没个影儿……”

苏氏喋喋不休地数落着卫景明。

“他婶子,不是说王家大姑娘不好,”孟氏有些心虚地道:“咱家眼看着十来口人了,大媳妇儿进了门就要管家的,要是大字不识一个,你说到时候我是把这个家交给她还是不交给她呢……”

别说卫景明了,就她心里的打算,长子媳妇儿,都巴望着找个粗略识字的,能算账的,她会好好教她,将来好撑起这个家。

这一辈,有兄弟四人呢,将来都娶了媳妇儿,每房又生了子女,好几十口人呢,没个精明顶用的可不行。

再说了,孩儿他爹总不能屯一辈子田吧,将来万一哪天起了战事,他和长子领兵打仗去了,家里小的老三和老四俩兄弟得靠长嫂帮扶呢。

“哟,大嫂子,那您这心可是比天高了,也不看看咱们自个儿什么人家,有个识字的倒也好说,”苏氏道:“一家子没个识字的人,明哥儿竟想着讨个秀才家的姑娘了,人家能看得上咱吗?”

大徽朝武官的地位低,在京城,武官走在大街上,一旦遇到文官的马车,无论级别高低都要避让,就低到这种程度。

作者有话说:

平哥儿早上从大街上走过:哇啊!包子馅饼(bushi)一排排,好吃好吃。

①出自宋代佚名《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