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终有别离(第2/6页)

“去向不明?”祝凌将最后四个字重复了一遍。

光五脸上露出点羞愧的神色:“他身边的高手,能力不下于明一。”

“慢慢查,不急。”祝凌打开了手里属于洛惊鸿的请柬,粗略地扫了一遍后递给光五,“你派人转告他,就说举手之劳,不必言谢。”

祝凌将那一沓请柬翻完,统统拒绝了,秋狝剩下的一段时间,她打算和周啸坤好好商量一下结束后的安排,顺便,让大师兄璇霄出面和他谈一谈。

深夜,周啸坤刚检查完数人赶工制成的曲辕犁,他和那些工匠一起,或年轻、或苍老的面庞上都泛着激动的红色,仿佛醉酒一般。即使夜已经深了,也没能阻挡他们由内而外的兴奋。

周啸坤一遍一遍地抚摸着那架因为赶工出来略有粗糙的曲辕犁,眼眶泛红:“好!真是好啊!”

曲辕犁比羌国境内使用的犁具更好,原先必须由两人、甚至三人才能拉动的犁具,如今只需一个健壮的妇人便可勉力拉动,犁架变小变轻的同时,掉头转弯也更加灵活。

若是来年春耕,家家户户能配上这样的犁具,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就可以多养几只鸡鸭,就可以去当长工短工,就可以多挣些钱粮,若是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便是多了几分能活下去的可能!

“大善!大善!”

周啸坤几乎要掉下泪来,他许多年没像这般激动过了,以至于他心中竟生出了别的野望,若是明年春末夏初,公主能带回制盐的法子,那羌国何愁不兴!如何不兴啊!

怀揣着这般美好的期望,周啸坤派铁衣卫看住这架犁具,又三令五申不许那些匠人对外透露后,才迈着有些发飘的步伐回了自己的营帐。

一掀开营帐门,周啸坤脸上高兴的神色就顿住了,他在营帐外停住脚步,对着身后吩咐道:“在外面守着,不必跟进来。”

此时此刻,在周啸坤惯用的案几前,站着一个人,四角灯烛的光落在他身上,竟有种结冰之感。

第一眼见这人,周啸坤注意到的,不是他的容貌,而是他的气势———冰冷凌厉宛如出鞘的名剑,触之非死即伤。

他的目光转过来的时候,有种被极其危险的存在锁定的感觉,似乎随时随地都失去性命。

周啸坤被他的气势一惊,但作为在官场上浮沉半生的老狐狸,他迅速镇定下来,一拱手道:“阁下可是蓬莱璇霄?”

昨天公主身边的明一大半夜地跑过来,将他这把老骨头从睡梦中喊醒,然后与他讲公主所说的蓬莱讲到天亮。

蓬莱掌门祝希桐名下的弟子璇霄的描述,就与眼前这人有几分相似。

果然,那气势冰冷的人点了点头。

然后……一言不发。

似乎要将周啸坤身上盯出个洞来。

周啸坤心下纳罕,明一说公主的师兄是“表面冷漠不近人情,实则腼腆性子柔和”,除了前半句,简直是哪哪都不像!

“明晚我会带师妹走。”周啸坤听到那名为璇霄的人开口,“过来和你说一声。”

周啸坤:“……”

要不是曲辕犁刚刚成功,公主之前又向他解释过,周啸坤现在就想喊铁衣卫把人捆起来丢出去。

就这种行事方式,这种不近人情的态度,他们柔柔弱弱、心地善良的公主指不定吃了多少苦头呢!为了羌国的百姓,他们公主真是承受了太多啊!

祝凌看她眼前这位羌国老臣面上神色轻微的变换,有些疑惑。

她是有什么地方露馅了吗?

她认真反思了一下。

衣服———拿的乌子虚的、没有任何标识,特意选的仙气又飘逸的。

脸———剑眉入鬓、目若点漆、清癯俊秀,完美高岭之花模板。

手———修长有力、带着常年练剑的薄茧。

站姿———特意凹过造型,保证360度无死角地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