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3/4页)

“寿阳!”

刘益守斩钉截铁的说出两个字。

“寿阳……是哪个寿阳?”

这个答案,有些出乎于谨意料,他原以为对方会说荆襄或者蜀地。

现在有两个地方叫寿阳,都是被南梁所控制,而且是牢牢控制。

其中一个是原来大名鼎鼎的寿春城,因为避讳改名为寿阳。这里原本是两国边境,可现在北魏政局崩溃,各地混战,官府权威形同虚设。南梁趁机占据了寿阳以北的很多地方。

另外一个,则是后来的扬州它现在短暂改名,由广陵改寿阳,但是很快就会又被改回广陵。

如果是后一个,那就几乎是把刀架在萧衍眉毛上了,扬州离建康咫尺之遥。于谨觉得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显然是原来的寿春城,离合肥不远。”

刘益守自信满满的说道。

两国边境么?

于谨若有所思。

如果是前二十年,待在这里简直找死!几乎没有一天安生的,萧衍得了南齐的天下后,迫切要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唯有开疆拓土,才能彰显权威。那段时间,南朝对北魏的攻势是一波接一波!

但是现在么,那就难说了,不确定性太多。

“贤弟是怎么想的?”于谨沉声问道。

“南北对峙,局面已有一两百年。如今正是格局大变的关键时机,兄长认为,这一两年之后,天下格局会如何变化?”

刘益守没有回答于谨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更直接的问题: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如果元子攸不瞎折腾的话,稳住魏国的局面,不难。但南强北弱,已成定局。未来十年之内,北方军队暂时无力南下,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刘益守这话,于谨无法反驳。北魏经过六镇之乱,尔朱荣毁掉洛阳朝廷中枢,又是两淮王爷投靠南朝叛乱,还有葛荣,邢杲之流,更不要说心向南朝的羊侃等人了。

别的不说,陈庆之都把睢阳城给破了,北魏现在要担忧的是会不会亡国!哪里有心思去寻南梁的晦气啊!

所以现实摆在眼前,经历过这么多糟心事的北方,暂时是没有那个闲心入侵南梁的。于谨仔细一琢磨,刘益守这馊主意乍一看是作死,实则经过了严密思考,非常稳妥。

“在寿阳,有几个别处没有的好处。”

刘益守伸出一个指头说道:“第一个,我们背靠梁国,听调不听宣。萧衍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他反而要求着我们帮他看守大门。

而建康易攻难守,寿阳到那里除了采石矶外,并无天险。萧衍敢动我们,我们直接去建康台城找他讨公道!”

瞧这话说得,刘益守那种不服皇权,天生叛逆的心思表露无遗。于谨有点理解为什么他不把元莒犁扶正了,因为刘益守根本没把北魏皇族放在眼里。

既然是这样,他自然也不会把南朝的萧氏当回事。

“第二个呢?”

“第二个嘛,寿阳位于中原的边缘地带,一旦我们羽翼丰满,就看是南面机会多,还是北面机会多。如果南面机会多,那就让萧菩萨好好去庙里面念经!其他的事情,咱们说了算。

如果北边有机会嘛,那就问鼎中原,拿下洛阳与河北,奠定王图霸业的根基。

无论往哪边走,从寿阳出发都很便利。在这里可以汇聚八方信息,便于我们观察局势,以待时机。

而北边和南边又不可能同心协力来对付我们。所以这里看似危险,实则稳如泰山。”

“第三呢?”

于谨已经有点动心了,寿阳这地方不错啊。

“这里,世家豪族不多,但周边萧衍的子子孙孙倒是不少。他们作威作福,名声极差。咱们在此地精耕细作,与民休息,定然是归附者无数,无人掣肘。

等咱们发展起来了,萧衍的那些子孙辈估计会来找事,到时候,正好给萧衍找点乐子。不闹腾哪里有糖吃呢?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