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4页)

她对耿平道:“耿大哥,还得劳烦你把瓜子都搬过去。你看看邻居家谁有木板车,借用一下。费用到时候我给你。另外,你明早通知李鸣放他们改地方,以后也麻烦你每天早上去那边呆着,等他们送瓜子来。”

她想了想:“每个月我给你加两块钱。”

“不用不用。”耿平连忙推辞,“我反正起得早,也没什么事。不过是过去接个货,不算啥,不用再另外给钱。”

两块钱也不算小数目,都够耿平付宅子的租金了。

见他推辞得很真诚,盛景转脸对周爱华一笑:“爱华,你可算是嫁对了人了。”

周爱华笑了起来。

耿平则闹了个大红脸。

盛景对耿平道:“拿着吧。除了去那边等着,还要检查他们拿来的瓜子质量如何,还要称重、登记,麻烦事可不少。以后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可是要问你的。”

耿平见妻子点头,这才答应了下来。

既然决定让陶立冬炒瓜子,就不好再瞒着自己的身份。所以第二天傍晚,盛景特意等在那里,见了陶立冬一面。

知道这生意是盛景做的,陶立冬大吃一惊。

在他看来,只有那种没有工作、常混黑市的男人才会做生意。这种人有人脉、爱冒险,也不怕被抓到牢里去。因为他们没有可失去的。

他万万没想到盛景会冒着风险做生意。

“你又不缺钱,为什么?”他问道。

盛景笑了笑:“我看好未来的经济走向。”

想起耿平说的“主家”对未来经济的预测,陶立冬忽然觉得前路更光明了。

离婚,抚养孩子,签下巨额欠款,租房子,都是基于瓜子生意做得长久,他可以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收入的基础之上。

否则他无处可去,无饭可吃,就算他日子过不下去想要离婚,也做不到,更没有勇气抚养孩子。

“等没瓜子可收了,你就留在这里炒瓜子。”盛景道,“每月三十块钱,每天至少要炒五百斤瓜子,你愿不愿意?”

“真的?”陶立冬瞪大了眼睛,随即他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愿意,我当然愿意。谢谢,谢谢你盛景。”

耿平跟他转述盛景的话时,他就问过耿平,知道一天炒五百斤瓜子并不难。

现在耿平从早上七点半开始干活,到下午四点钟就炒完五百斤瓜子了。中午还可以吃个饭休息一个小时。

当然,耿平力气比他大,干活比他利索,换他肯定要慢上一些。但就算做到五六点钟,他还有晚上的时间可以看书。

“我叫方毅的同学做了一个炒瓜子机。过两天应该就可以搬过来投入使用了。你用机器炒瓜子,会更轻松也更快。到时候根据机子的情况,我会相应的增加一点瓜子的数量。”盛景道。

她不是资本家,不会无限剥削劳动力;但也不是慈善家。只干半天活儿,给三十块钱一个月,就算她同情陶立冬,希望他明年能考上大学,也不能开这个口。

否则对干了半个月活儿的耿平两口子不公平。

“好的好的,没问题。”陶立冬连声道。

过了两天,方毅和他同学孙诚浩送来了两台炒瓜子机。

利用杠杆的原理,脚像踩自行车一样蹬两个踏板,装置在圆弧型封闭铁皮里的扇叶就会旋转,翻炒铁皮里的瓜子。

踏板、链条、轴承是废旧自行车上拆下来的。铁皮和扇叶是利用机械厂的废料焊成的。

铁皮上面盖子的作用是不让瓜子飞溅出来。为了更好的散热不焖着瓜子,孙诚浩特意用自行车废旧钢丝在锅盖上焊了两个透气窗。

总之,这机子几乎都是在废物利用。

炒瓜子机很大,又利用杠杆原理省掉了一半的力气。像盛景这样力气不大的,可以一次性轻松炒三十斤瓜子。而且因为有盖子,炒制的时间也短了不少,节省了时间和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