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4/7页)

这几人来自隔壁西南区里巷。

也不知是心虚,还是因粟米领得多,平时与她们说话声音都特别洪亮。

最喜欢宣称的话就是,他们没有对不起婴公子,只是良禽择木而栖,熊公子人更大方,更得体,他们更喜欢熊公子。

瞧瞧现在,哈,脸色真真是难看啊!

等东区农户们离开。

原还勉强维持表情的西区妇人脸上露出焦虑的神色。

“这可如何是好?那可是牛,羊啊!”

某位老妇心疼得都快落下泪了,“我家拢共才一头牛呢。若是没了,家里的地可怎么办。”

“你还有牛,我可是借的官府的!坏了,只怕要被罚去做城旦。要不,我们跑吧。”

“不行。贵族可不好相处,我们拿了那么多的粟米,跑了肯定会以盗窃罪被抓起来。”

原本一直冷漠的妇人摇头,她脸上有块刀疤,“听里监门的意思,不愿意也是愿意,认命吧。”

“咋能就这么认命啊。”

最初开口的农妇情急之下道:“那,那我们去找婴公子试试,他可是小福星啊!人那么好……”

其他农户也露出期待的目光。

“啧。你还想靠近婴公子?蠢货。”

刀疤农妇冷冷地笑了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几个让儿子去接触婴公子,结果被章家那小子率人狠狠地揍了几回。

还有你们,背着我偷偷溜去找婴公子,差点没被章母带人打了。

哈,得多亏是章母出手,若是章家老丈,你信不信会直接打断你们的腿。

回去,只死路一条,留在这就死头畜生,自己想吧。”

农户们瑟缩了下,部分人苦涩地认命,部分人还闪烁着不甘的目光。

……

……

这边愁眉苦脸。

相隔数里之外的里巷,在张婴命名的“安详”山庄,一片和谐。

原本“叮铃哐当”捶得响的地基暂缓了。

工匠、工师都饶有兴趣地看着前坪上,十多个从少府借来的大鼎。

大鼎烧得很旺。

完好的豆腐渣被放入大锅中持续煮熟,已经发酸的豆腐渣则进一步发酵、与其他诸如大豆秸秆,麦麸等饲料,等比例搅拌搅拌,掺和在一起。

等捞出来淋干,再将其做成一个个圆形豆饼,煞是可爱。

惹得士卒们频频探头观看。

“来,这边也可以拿……”

张婴被抱得离炉火远远的,只在

一旁负责指挥,笑眯眯地看着老丈们,“不急,都有哒!有何不懂可来问我!”

……

嬴政便衣抵达时,恰好看见温煦的阳光下,张婴正耐心又细致地给黔首们一一分饼。

小小的人站在大石块上,笑容非常的灿烂,嘴上一边乐呵呵地说着什么,两只小手手努力地想提桶子分饼,但他刚一动,立刻会有里民紧张地凑上前主动帮忙。

这些接过饼的里民也是满眼带笑,时不时露出几声惊叹,离开前,还不忘连连作揖感激。

简直就像是上古时期推崇的,一副与民同乐、与民同欢的画面

嬴政脚步一顿。

他沉默地驻足在柳树下,静静地看了好一会。

赵文见陛下的眉头舒展开,心里也松了口气。

“赵文。”

“奴在。”

“你去买一块饼来。”

嬴政的嗓音透着些笑意,仿佛回忆起什么,“让我也尝尝这小子的手艺。”

“唯!”

赵文喜笑颜开地应诺。

婴公子虽然偶尔闹腾了些,但也总能安抚好陛下的情绪,来寻他果然是一件好差事。

边想着,赵文朝着另一个方向走,打算偷偷找黔首买一份饼。

他刚找到合适的人,便听见那两位里民在唠嗑。

“这豆饼给牛吃,也不知道吃不吃啊!”

“毕竟是小福星炼制的。实在不行,就喂鱼吧!鱼肉刺多,不心疼。”

“说的也是,你可小心点,别让家里傻小子当膳食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