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4页)

古人认为是天对他们的惩罚,必须求神拜佛,还有审视自己的品德,认为只要自己改好,天就不会用蝗虫惩罚他们。除此之外,还有一股舆论很流行,蝗虫是上天对王的惩罚。

比如昏庸无道,上天看不下去了,要用蝗虫替天行道什么的。

众人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过了一会后,姚贾又道:“陛下,即便不返回咸阳,也当率军队回长沙郡,暂退百越,火烧平原以退蝗虫,再开仓放粮。”

此言一出,众将军纷纷抬头。

有将领忍不住道:“暂退?之前赵佗将军、王翦将军打下来的闽中郡,屠睢、采桑将军打下来的桂林郡怎么退?”

闽中郡,是大秦在平定的东欧和闽越地区后,第一个定下的郡县,有极强的战略意义。至于桂林郡,是屠睢和采桑两位将军为主,打败杨樾部落后刚刚定下的郡名。

“闽中郡离蝗灾较远,且已派遣大秦官吏治理的自然不退。但桂林郡直面蝗灾第一线……”姚贾露出难色。

“怎么?你要放弃桂林郡不成?!不可!”

辛胜将军第一个出声反对,“桂林郡易守难攻,采桑军、和屠睢军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将其拿下,绝不可就这么拱手让之!蝗虫我们都见过,有大有小,所以不一定……”

“辛胜将军!你没听杨樾族长所言吗?西瓯军暂缓北伐,将一半军队返回祈求蝗神保佑。

译吁宋虽是蛮子,但也极为骁勇善战,一年多前,他曾率领西瓯军不惜隐匿深山与野兽为伍,忍饥挨饿与秦军纠缠,以不要命的方式烧秦军辎重。迫使赵佗将军向陛下求援粮草,这也是陛下决心大力修建灵渠,给大秦军队提供粮草的原因!”①

姚贾目光凝重地看着辛胜,音量也渐渐提起来,“像这样的人,都宁可破坏原计划,回去祈求蝗虫之神,你们觉得这会是一次很小的蝗灾吗?我们必须尽快回去,沿用祖宗治蝗之法,开荒放火,开仓备粮,祈福蝗神。”

“蝗虫吃粮会死人,我大军征伐就不会死人了?”

辛胜的脸沉下来,道:“将近五万大秦将士的命丢在桂林郡,就这么轻而易举地退了?让了?我们以后还如何征战百越?我们一旦离开,杨樾、骆越、东欧等投降我们的部落会立刻被西瓯部落吞并!

你知道你在建议什么吗?你在壮大西瓯部落,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大国。日后我们还怎么征战?你以为动动嘴皮子能拿回来?”

“蝗虫爆发很有可能动摇大秦之根基!”姚贾站起身,“蝗灾铺天盖地,能灭过一个王朝!”

“陛下登基第四年,大秦爆发大蝗灾,陛下一边开仓放粮,开启“平民缴纳粮食一千石的,可赐予公士”爵位,一边开疆拓土,命大将蒙骜继续魏王国。”

辛胜将军语速很快道,“天佑大秦,次年蒙骜夺取魏国酸枣、虚、长平等地。我大秦从未有过不战而退,拱手让出领地的习惯!即便是天谴!”②

张婴听到这里,缓缓浮现出一个字:6

他是知道嬴政搞过给“给平民粮食换爵位”的事,他还借用这个操作过讨厌的李家宗族,但他还真不知道嬴政这么猛。

一边搞天灾蝗虫,一边还派遣蒙骜去搞魏国,居然还都搞成功了。

姚贾冷笑一声,道:“这两者情况如何相同?大秦可开仓放粮,蒙骜也可夺魏粮草,自然能率领十数万军继续伐魏。百越地形复杂,蝗虫肆虐,何处有粮草?五十万大军不退守,粮草何来?”

辛胜一时语塞,但很快又指出百越之地物资丰富,实在不行上山狩猎下山捞鱼。

一文一武就这么杠上了。

姚贾不愧为曾经凭一张嘴破四国合纵的嘴炮达人。

即便辛胜有其他将军时不时帮衬,但都被姚贾一一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