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3页)

张苍嘴角抽抽,就是关系不好,婴小郎君才会选择小坑一把啊!

扶苏想了想,道:“就照他的意思去办吧。尽快安排,广而告之。”

张苍道:“唯。”

张苍恭敬的退下,步履匆匆地寻到治粟内史与少府,与他们深入交流了一番。

……

……

三日之内,大秦治粟内史的整理出来的布告,便已送抵秦国二十多个郡县。

郡县丞尉对布告上书写的内容惊疑不定,但不敢怠慢分毫,立刻按照要求,派人将布告其贴在城门最显眼的墙上,并且安排了识字小吏日夜诵读内容。

大概意思是,秦国此次征战百越,收获颇多,虽并未完全收服百越之地。但已经有数十部落向大秦投诚,并且准备了丰厚的象牙、翡翠、茶晶等奢侈商品,想与大秦商户做长久的贸易。

为了保障各位商户的安全和权益,皇帝会派遣军队护送商队,但必须上缴50钱作为路费。

另外,不随军队一起前去百越的商户,货运不足五匹马车的,可不缴费,一旦运载超过五匹马车货物,也必须上缴50钱。

最后,陛下怜悯遭遇蝗灾的百越。若是运输大量粮食前往百越,以粮食换取商品的大秦黔首,三年之内,经商不必入商籍。三年之后,若继续经营商铺,才会被归为商籍。

大秦一向重农抑商,这还是头一回出现官方鼓励、利好商户的告示。

尤其最后一条,戳中了许多家中有余粮,想赚钱又不想改变籍户的农户们的心。

不过黔首们惊讶归惊讶,并没有对布告内容产生任何质疑、不信任。

归根结底。

自嬴政登基以来,什么稀奇古怪的变法、变革都颁布过。

用老秦人的话来说,连征服六国,一统天下这种离奇的事情都能发生,陛下再搞出什么新政新法,哪怕把天上的神仙请下来种地,他们只会“哦”一声,毕竟是陛下搞出来的嘛,基操勿6.

其中陈郡,阳夏县,南门校场。

“吴兄!吴兄!”门口忽然传来呼唤声。

吴广刚刚清点完新来的更卒,皱着眉头出去,没想到竟看到前几日才结识的好友,他眼睛一亮,“陈兄啊!为何行色匆匆?”

“最近张贴的布告你去看没有?有关百越商户的,好事啊!”陈胜气喘吁吁道。

“嗯?我还没看。但商户能有什么好事。”

吴广微微蹙眉,他就是好不容易靠军功脱了贱籍的人,自然对商户这些名称有些敏感,“陈兄啊!你已经是伍长,我这边也颇得李百将赏识。过些年应该可以混个什长。我们何必淌那一档子浑水。”

“哈!我一听就知晓吴兄不曾看过,布告上面说了,三年之内拿粮食去百越之地以物易物,免入商籍。”

陈胜语速很快道,“吴兄,我所在军正好负责护送陈郡的商户,你想想,沿途安全,又不用入商籍,百越象牙、茶晶在大秦可是紧俏货。你家中若有余粮。何不试试?”

吴广这下心动了,他指着自己道:“我呢!你说我们行不行?”

“你想甚呢!”陈胜连连摇头,“若军卒可行,大秦岂不是在自绝根基。”

吴广咬牙道:“成,我立刻给父母、妻、阿弟他们写家书。”

“你写!我正好也一趟顺路。我帮你送!”

“好!多谢陈兄。”

……

诸如此类的场景在大

秦各地开花。

一家一户的余粮不显眼,但是当许多家庭的都想挣一份外快的时,堆积而来的巨量粮食,将负责护送商户的内史腾给吓得头皮发麻。

“格老子的!这,这不是护送商户吗?怎么大部分全是粮草?!”

内史腾瞪大眼睛,瞅着少府郎官,指着高高垒起的粮草,“是不是给错了?这老夫不是过来运输给百越军队辎重的!”

郎官笑了笑,道:“内史腾将军,这如何能错!陛下有令,三年内用粮草与百越以物易物,免入商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