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两道圣谕(第3/4页)

龙鹰不解道:“恕我愚鲁,公公的意思是否左、右羽林军已落入张柬之一方的控制内。可是左羽林军的大将军是武攸宜,以他的用人惟亲,会将属他的党羽安插到左羽林军去。”

右利林军的统领大将军是李多祚,明显是支持李显的人,依龙鹰的理解,官职比武攸宜高半级,是羽林军的大头头。

胖公公再吸一口烟,徐徐喷出,道:“任武攸宜如何为己筹谋,一来掌领左羽林军时日尚短,而将军级的任命权又被张柬之控制,所以名义上虽为左羽林军的头子,有起事来多少人肯听他的指挥,实为疑问。在这方面,李多祚与他有很大的分别。”

万仞雨燃起希望,道:“既然可不用拉拢武攸宜,诛戮二张的同时,除掉诸武也非不可能了。”

龙鹰可肯定万仞雨说这番话的一刻,忘掉李隆基,纯从一贯支持李显的信念出发。现在稍明白宫廷情况者,均知在正常皇位的继承情况下,武氏子弟的权位因武三思与李显的关系稳如泰山,二张则肯定没好下场,或许待至武曌“千秋万岁”之后才对二张集团动刀子,是个早或晚的问题。

要杀武氏子弟,条件当为一场由张柬之集团主导的廷变。

胖公公笑道:“仞雨似忘记了公公是谁,但不打紧,此刻的公公,确是站在你们的一方,但为的绝不是李显,而是中土长治久安之计。”

万仞雨尴尬地唯唯诺诺。

符太道:“你老哥的心太软了。”

胖公公道:“岔得远了。圣上颁的圣谕,等于明言在半年内,不容飞骑御卫有任何人事上的变迁,将飞骑御卫紧控手内,亦等若将飞骑御卫的兵权,送入鹰爷之手。”

三人恍然大悟。

李锋属方均的军系,也就是龙鹰的系统,忠于武曌,且是从前线调回来,不像李多祚或武攸宜般与神都王族朝臣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易被拉拢左右。即使左、右羽林军叛变,仍可凭上阳宫之固死守,那时只要龙鹰回来,凭着禁宫三军里最精锐的御卫,想想龙鹰凭一千劲旅纵横塞外的战绩,不用打也知胜败属谁。

故龙鹰一天未返神都,没人敢轻举妄动,包括二张在内。

这就是政治。

万仞雨朝龙鹰瞧去,双目射出热烈的神色。

龙鹰苦笑道:“我比你更想杀武三思,让我看着办吧!”

胖公公漫不经意的道:“东宫事件后,武三思入居东宫,借口是陪伴李显,以解他丧子失女的悲恸,免致他伤心过度,影响身体,此事当然得太子妃同意。”

万仞雨和龙鹰瞠目以对。

胖公公道:“你们想到的,台勒虚云怎会想不到。诛武氏子弟一直是朝臣集团的大心愿,武三思比任何人清楚。事实上,武三思已成武氏子弟的存亡关键,没法干掉他,将其他武氏全杀掉仍属徒劳。”

接着又道:“杀武攸宜是举手之劳,却会招致武懿宗的报复,城卫掌握在他手上,可发兵包围皇城,高举讨叛党、保圣上的旗帜,名正言顺,不容易应付。”

万仞雨颓然道:“岂非拿武三思没法?”

胖公公语重心长的道:“政治有一金科玉律,是勿要脱离现实,不要为一时得失去做力有不逮的事,最重要是保着可卷土重来的机会。现时的形势,是由台勒虚云一手营造出来的,他们筹划经年,我们是仓卒还招。唉!圣上今年八十二岁,公公八十五岁,人生的路程走至尽头,撑不了多少时日。台勒虚云待至圣上龙体出现问题,骤然发动,一举逆转了神都的形势,事情开始了便没法停下来,再不到任何人操控。聪明的,只能乘势。记着!亦千万勿要忘记,我们的希望并非寄托在李显身上,斗争才是刚开始。”

龙鹰向万仞雨保证道:“杀武三思非是绝无可能,我会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