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杰地灵的大唐(第3/5页)

先前李左车趁着冒顿远征的时候,袭击左部匈奴,斩获颇丰,不过,这样的壮举只怕是不能再复刻了,因为冒顿已经回来了。面对冒顿,李左车也不敢轻视,甚至,他对冒顿甚是夸赞,他认为冒顿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治军严明,行事果断,战略明确,确实是一个雄主!

可听到他的夸赞,朱建这些人就不是很高兴了,你怎么能夸赞自己的敌人呢??

这厮与唐国可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啊!

就在刘长在太原各地乱转的时候,长安之内关于他的传闻却很多。

唐王赶到梁国,痛殴国相吕臣。

唐国赶到赵国,吓死赵太后等等。

长安的大臣们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左右,唐王谋反了吗?

朝议之中,刘盈坐在上位,正在跟群臣商谈着关于南越的禁令。

自从刘长离开之后,吕后便将部分的事情交给了刘盈来负责,这让刘盈非常的开心,充满了斗志,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好。而吕后也不再前来朝议,在椒房殿内,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翻看各地的奏表。

对于南越,群臣的建议很是不同。

刘敬就表示,这禁令是不能取缔的,要继续限制南越的发展,否则等他强盛起来,南越国就会变成南方的祸患。

而周昌却觉得,既然南越王前来长安,表达了自己的诚意,那这禁令也可以适当的打开,加强南越与大汉的联系。

双方争执了起来,刘盈沉思了许久,方才决定,采用周昌的想法,先打开一部分的禁令,打开关卡,派遣商贾与南越进行正常的贸易,打通与南越的联系,同时也允许甚至是鼓励南越的百姓迁徙到大汉之内。

刘盈说完了这些事,便又鼓励群臣多向自己提出有用的建议,这才结束了这次的朝议。

群臣起身,准备离开庙堂。

刘敬询问道:“有唐王的消息吗?”

“有。”

“唐王已经回了唐国?”

“听闻是回去了,回到唐国,便乘六驾,还都是同色的白马,装饰多僭越……”

有大臣说着。

刘敬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一旁的周昌。

周昌看起来也是有些迟疑,“这事得上奏天子啊。”

“我还听闻,唐王返回唐国之后,便即刻令其太尉李左车召集军队,囤积粮食……”

叔孙通的脸色也白了。

“唐王这是想要做什么啊……”

看着几个人惶恐不安的样子,陈平却笑了笑,一边穿着鞋履,一边说道:“一个诸侯王,回到封国就坐六驾,又大规模的操练军队,囤积粮食,你说他想要做什么呢?”

叔孙通颤抖着问道:“可唐王与陛下甚是亲近……”

陈平吓唬了一下他们,便起身离开了这里。

群臣面面相觑。

叔孙通返回了府邸,迟疑了许久,即刻叫来了心腹,“我要给唐王写封信,你帮我送往晋阳!”

这一天,也不知有多少大臣在家里偷偷纺好了大唐旗。

……

当刘长来到太原郡的时候,在这里受到了很热情的欢迎。

而最先来迎接他们的不是当地的官吏,而是这里的百姓,此刻百姓刚刚耕作完,准备回家,听闻他们的大王归国,便在三老的带领下,前来拜见唐王。

所谓三老制,并非是汉的产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的魏国,魏国最先设立三老,秦朝后来设立乡三老,高皇帝则是设立县三老,到未来,还会出现郡三老,国三老等等。

而这三老,并非是三个老头,这里的三是指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通常是由地方推举出有三种德行,能让众人敬佩的老者来担任,要求是年过五十。而三老负责教化,也负责调解纠纷,还会帮着收税什么的,此刻,前来迎接刘长的,便是基层的乡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