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大汉处处都是贤明的王(第4/5页)

刘长虽然暴躁,可好歹能听得进他人的劝说,虽然他人的劝说最后都会变成是唐王自己的想法……而刘濞是彻底的暴躁,根本不理会群臣的想法。

他这次前来晋阳,也不只是为了答谢刘长的。

刘濞认真的说道:“大王……如今乌桓人和扶余人都不敢与燕国为敌,我想要派人收复辽东之地!辽东之外,乃是当初燕国的余孽。”

“昔日,秦出征燕国,燕国灭亡,燕国人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占据王险城自立,自称为王……他们就在辽东之外……寡人乃燕王,他卫满又如何敢称王呢?”

刘长看着他,问道:“兄长是想收复辽东之外的土地?”

“对!”

“只是我唐国粮草耗尽,士卒疲惫,只怕帮不上什么忙。”

“大王,我并不需要大王派遣士卒前来帮忙,燕国也有足够的粮草……只是,我燕国却没有什么将领……寡人想要亲自出征,但是又不能不处置国事……故而,想要请大王能借给我一个将领,收复辽东之地!”

“借将?好啊!你说吧,你想要借谁呢?!”

“周勃!”

“周勃?好……寡人这就下……周勃??”

刘长一愣,“兄长!!周勃那是赵国的国相啊,又不是我的部下,你要借他,应当去找赵王啊,怎么却来找寡人呢?”

刘濞笑着说道:“谁人不知,今北地之天下,乃是大王为主,燕赵不过为大王之羽翼也!”

“大王能调动赵国燕国的将士,我与赵王也都愿意遵从您的命令,大王为北地之主,赵国的将,自然也是大王之将!”

刘长挠了挠头,“兄长啊……我与如意倒也亲近,若说借,他肯定也不会吝啬,只是呢……赵国被打得全军覆灭,周勃又是他们的国相,这种时候,把国相带走,那赵国该怎么办呢?”

“大王,周勃擅战,而非擅政也……我也不会难为大王,我与赵王不太亲近,若是大王能为我修书一封,让我能与赵王会谈,其他的事情,我自与赵王叙说,我不会白借他的相,会有所补偿的。”

“开疆扩土,这是大事……好,寡人就为兄长修书一封,其他的,便看赵王是否愿意吧。”

刘濞再三拜谢,将自己所携带的礼物献给了刘长,刘濞完全就是将刘长当作了诸侯霸主,像过去小国服侍大王那样对对待他,这让刘长都不知该如何是好,虽然这么做不对,可这种感觉还不错。

在李左车率军返回之后,这场战争总算是结束了。

唐国成功收复了朔方,五原两个郡,斩获无数,虽然将国库都打空了,但总体来说,重创了强敌,又带回了不少的物资,算是一次巨大的胜利,唐王早已被这种巨大的胜利冲晕了头脑,沾沾自喜,见到人就问自己的功劳跟贤王们比起来如何。

不过,刘长也确实开始将精力都放在了国事上。

他并没有对国事胡乱插手,反而是召集了群臣,听取他们的建议,询问了他们接下来该如何治理国家。

这是唐国群臣第一次迎来在大王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自然都不会错过,纷纷上奏,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甚至有些干脆就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召平主张的“重商”与王陵所主张的“农本”,又比如张苍所主张的“管制”与盖公所主张的“放任”。

群臣各说各的,朝议很快就混乱了起来。

刘长坐在上位,大手一挥,说道:“不必多说……在国事上,就以张相所说的来操办!”

盖公正要说话,刘长也不留情面,大声叫道:“与民生息是对的,可唐国与其他藩国不同,寡人已经决定了,谁再敢反驳,按不奉诏处置!!!”

盖公没有反驳,闭上了双眼。

接下来,刘长又在诸多建议里做出了抉择,他不像刘盈那样迟疑,只要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直接下决定,让群臣全力去做,觉得不对,直接开口训斥,破口大骂,朝议结束的很快,刘长坐在上位,大声的说着自己的决定和安排,群臣纷纷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