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荀子真传长大王(第4/5页)

又是个战国式的老顽固啊!

听到刘长的话,浮丘伯终于肯开口了。

“陛下不在长安,这与陛下有什么关系呢?”

“您当时也不在太学,这与您有什么关系呢?”

“是我没有好好教导他们,让他们如此冒险……怎么算没有过错呢?”

“这……您若是这么说,那朕没有管教好大臣,朕也有罪。”

浮丘伯沉默了片刻,随即说道:“陛下……他们是没有什么私心的,都是为了大汉啊……或许想法是不对的,可他们没有什么坏想法啊……”

“朕知道……您放心吧,朕一定会防止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过,请您吃点东西,不要再这样惩罚自己,不然,朕也陪您一同待在这里,不吃不喝,就当是惩罚了!”

还是这流氓战术最管用,当刘长令人在这里铺席的时候,浮丘伯终于屈服了,起身吃了点东西,可并不多。

刘长也尽量转移话题,将话题转到了荀子的学说上。

浮丘伯认真的说道:“陛下能有这样的想法,再好不过……当初老师曾将我们叫过来,询问我们的志向,师兄们有的说要当国相,有的说要拯救自己的国家,到了我,我说:我想要开设一个学宫,多收弟子,用心的教导他们,要成为您这样的人……”

刘长问道:“那祖师肯定很开心吧?”

“不,他严肃的对我说:你是做不了我这样的人。”

“啊???您是得罪了他吗?”

“不,老师告诉我:况只有一个,伯也只有一个。”

“况是谁啊?”

浮丘伯张了张嘴,刘长忽然反应过来,“哦,是说他自己啊。”

“老师说的对,我确实做不了他那样的人,我没有教导好自己的弟子,也没有能保护好他们……”

看到话题再一次被转到这,刘长急忙清了清嗓子,问道:“啊,对了,陆公也曾请教过祖师,您知道陆公当初的志向是什么吗?”

“知道,他说要做苏秦张仪那样的人。”

“好嘛,祖师没有揍他??”

“不曾。”

“那……毛公呢?”

“他说能读到更多的书就可以了……”

“没意思……对了,我老师呢?”

“额……我忘了。”

安抚好了浮丘伯,刘长领着众人朝着皇宫走。

晁错低着头,跟在刘长的身后,这些时日里,晁错可是丢了个大脸,同行里都有表现,就他,最烂。

高傲如晁错,哪里受得了这个,整日闷闷不乐,低着头,连话都不敢说了,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刘长瞥了他一眼,问道:“错……怎么不说话了?”

“臣……实在是……”

“好了,以往的事情,不必多说……振作点,朕还有事要请教你呢。”

“陛下请说。”

“你说一个人格外张狂,平日里谁都不放在眼里,四处与人争执,可出了事却一无所事,这样的人能称为什么人呢?”

晁错的脸更加红了,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己的佩剑。

这也太耻辱了,也就是大汉的风气不同,要是往前二十年,晁错现在就该自杀。

大汉的大臣可以辱吗?可以辱,但只能辱一点点,不能辱多喽。

看着羞愧难当的晁错,刘长摇了摇头。

“错啊……荀子说;说再多的话,也不如做一件有用的事情!”

“你平日里自视清高,这次呢?被召平给抓了……哪怕是被张不疑抓呢?”

晁错的头更低了。

“不过,你还年轻,还有可以改错的机会,往后,你不要总是与人争执,不能只是会说,还要会做……否则,你就成为了一个只会空谈的人了,你知道白起埋赵人的典故嘛?”

“啊???”

“当初,秦国和赵国作战,赵括是赵国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他平日读了很多的兵法,可是打仗的时候,却连白起都没有打过!然后白起就埋掉了很多的赵人!这一看就是一个只会吹嘘不会打仗的人,若是让朕来,非打得白起抱头鼠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