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他是个大帝,朕也是个大帝(第4/4页)

这东西,显然就是印度棉,棉花传进中国很晚,要在南北朝时才从印度传入,到宋元时期才大放异彩。可古印度的棉种植以及棉纺织就很早了。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棉纺织物是古印度在五千年前的三件棉织品残片,这就证明古印度很早就拥有了棉种植和棉纺织技术,而印度最初的棉,就是淡黄色的,直到后来才有了那种纯白色的棉。

匈奴人在被韩信击败之后,从西域进入中亚地区,又南下进入了古印度,在这里大杀四方。

若是匈奴人早来上五十年,或许就能遇到古印度最强大的王朝,孔雀王朝。当初孔雀王朝的月护王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在后期击退了塞琉古帝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

到阿育王统治时期,孔雀王朝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无比的强大,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不过,阿育王比嬴政还要大四十多岁,他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在阿育王死后,他的儿子们据地独立,帝国顿时开始四分五裂,不复当初的辉煌,就在刘长十岁的那年,原先强大的孔雀王朝被终结了。

而希腊人也重新开始了入侵,印度那分裂的藩国再也无力对抗周围的强敌。

屋漏偏逢连夜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匈奴人也来了。

若是阿育王那个强盛时期,或许还能抗衡一番,可是如今的这个局势,他们几乎打不过任何人,在历史上,孔雀王朝被终结之后,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相继赶来,瓜分这块上好的肥肉,匈奴可比这些势力要强大太多了。

当然,此刻的大汉也没有忘记分肉,在南边的滇国,在柴奇的带领下,已经打败了占据着缅甸的骠人,这些人在历史上掌控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在击败他们之后,柴奇从缅甸进入南印度,而南印度在孔雀王朝之后就一直保持着非常松散的多藩国状态,始终没能联合起来。

可跟匈奴人不同,柴奇的出征只是一种探索,并非是有明确的战略构想。

可是在此刻,这一块小小的棉花,却引起了一位可怕魔王的深深注视。

“这东西好啊……听闻那边遍地都是宝贝……匈奴人都可以轻易击败他们……那若是我们去……”

刘长缓缓抬起头来,眼里仿佛闪烁着红光。

浮丘伯此刻却被吓了一跳,他急忙说道:“陛下,若是陛下需要这个东西,完全可以让商贾们去贸易,将这些东西带回来,然后在大汉内种植,完全不必出兵啊……匈奴人全员骑兵,依草而居,故而能长途跋涉的前往攻打,可大汉不同啊陛下,若是陛下要发兵出西域,那不知要耗费多少粮食,说不定还会动摇国本!!”

“难道就只有匈奴人才有骑兵吗??”

“陛下!如今大汉四处征战……连年的战事所耗费就已经很大了,若是陛下还要继续追击匈奴,怕是要出大事啊!!”

浮丘伯此刻吓得几乎要将手里的花丢在地上踩上几脚,要是因为这花朵就引起大汉的远征,那可如何是好啊,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战事。

刘长轻笑了起来,“您放心吧,朕岂能会因为一朵小小的花就要发动远征呢?”

浮丘伯半信半疑的离开了厚德殿。

当天晚上,当刘安走进来的时候,刘长却拍着他的肩膀,很是认真的说道:

“你可得早点长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