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阖家团圆(第2/4页)

贾谊也不生气,引经据典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两人都同样的渊博,好学,可是在知识的积累上,以及操办实事的经验上,刘安都还不是贾谊的对手,贾谊说的头头是道,从各方面谈论,刘安几次都无法反驳,可他心里也不生气,只是对贾谊格外的赞叹,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学识如此渊博的人,这人不但懂儒家,连法家,黄老,墨家,农家,他都懂,才学高的不像话。

这就是荀子徒孙真正的样子吧!

尤其是贾谊这个年纪,放在诸多大家里,都算是最年轻的,可是说学问,刘安觉得,他的学问可能已经超过了太学里的那些老人们,甚至浮丘伯都未必是这个后生的对手。

这就有些吓人了,问题还不只是才学,在治政能力上,这位也有很深的理解,哪怕现在就把他丢在大汉国相的位置上,他也未必会慌,或许真的能接手老师张苍,继续推行他的诸多政策。

可恨啊,为什么这样的贤人,居然是阿父的舍人啊!!天下贤才都已入阿父之手!

就在刘安咬牙切齿的表达自己强烈不满的时候,贾谊心里也是非常的惊讶。

这位太子,还不到十六岁,居然能有这么多的想法,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能跟自己平等交流,自己在他这个年纪,连书都没有读完吧,我家大王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呢??自家大王的水平,贾谊是非常了解的,他们这一家血脉里有才学这个东西吗?还如此之高??

太子的天资,贾谊简直是闻所未闻,他觉得,面前这位太子若是继续治理经典,不出二十年,黄老就要出一尊新圣了。

两人辩论的倒是不亦乐乎,刘寻还是很高兴的。

跟如意不同,刘寻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真诚,善良,正直,好学,倒是跟刘盈颇为相似,贾谊和刘安说的很多东西,他都听不懂,可他还是听的津津有味,甚至还提笔记录下来,他觉得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最为枯燥的只有贾谊的儿子贾璠,贾璠是个不太喜欢学习的,比起读书,他更喜欢音乐和华服,对阿父和太子所谈论的东西,他是一点都不感兴趣,此刻就坐在阿母的身边,一脸无奈的等着这枯燥的路程能早点结束。

在两人的辩论之中,长安也是越来越近。

刚刚看到了长安的轮廓,刘安就注意到了远处的那行人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骑士们上前探查,很快就回来了。

“是鲁元长公主的车。”

刘安和贾谊急忙下了车,全体人员步行前进,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可刘乐显然不这么想,在看到他们之后,刘乐的马车便迅速行驶而来,停到他们面前,刘乐急忙下了车。

“拜见姑母!”

“拜见姑母!”

“拜见丈母!”

刘乐温柔的看着他们,寒暄了一番,整个人却还是看着后方,在寻找着女儿的踪影,很快,张嫣就牵着贾璠的手走了出来,看到阿母,刘乐顿时忍不住哭了起来,母女抱在一起,轻轻的抽泣,贾璠此刻也是乖巧的站在她们身后,不敢言语。

两人聊了会话,刘乐终于注意到了自己的外孙。

她宠溺的抚摸着外孙的脸,眼里的爱意都几乎要将外孙给融化了。

对比另外一个时间线,被迫嫁给舅父,以完璧之身而死去的女儿,在悲愤之中早逝的鲁元公主,她在这里过的很幸福。

“大母~~~”

贾璠撒着娇,坐在大母的马车里,满脸堆笑。

骑着骏马的刘安和刘寻对视了一眼,随即笑了笑,贾璠的年纪其实跟他们是差不多的,只是,跟同龄人比起来,他就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有些女子的秀气,刘安和刘寻都不太愿意跟他接触,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