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刘长式想办法(第2/4页)

兄弟几人离开了这里,冒着风雪,朝着皇宫行驶而去。

而发生在这里的事情,却还是传了出去,当天晚上,燕王刘濞和城门校尉吕产来到了这里,脱下衣裳,穿着亵衣离去,随即,太子刘安,城阳王刘章,代王刘勃,夏王刘赐,北地王刘良,陵邑府张偃,食货府贾谊,平倭将军樊伉等人,纷纷来到这里,再往后,大臣们也开始朝着这里出发,有北军将士前来,甚至,有太学生也闻风而来……一时间,殿内都被衣裳所遮盖住了,他们将大行皇帝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让他不再挨冻。

兄弟三人坐在殿内,嘴里不断的呼出白雾。

刘如意打起了精神,露出了一个略微凄惨的笑容,“长弟,恢弟……二哥他……正在跟着大哥和阿父他们在一起……不必太过悲伤……”

刘长和刘恢浑身一颤,因为只有刘盈才喜欢将他们称为长弟,恢弟……而刘如意还在继续劝慰着,“二哥他……立下了这般成就,天下人都很怀念他,纵然见到阿父,阿父也不能再训斥他,如今大汉格外强盛,这都是二哥的功劳啊……若非二哥,怎么会有如今的局面呢……二哥在那边,就不必再被那些太医们纠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酒就喝酒……”

“你们不能让他担心,他最希望的还是看到你们开开心心的,而不是如今这般模样。”

“知道了吗?”

刘如意问道。

刘长点点头,“知道了,三哥。”

老大和老二相继离世,老三如意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诸王里的老大哥。

他说出这番话来,就是想要继承二哥的温情,他要让弟弟们振作起来,就像当初的二哥那样,长兄为父,要照顾好这些弟弟们,让他们能更好的活着。

“恢弟,众人到齐之前,你莫要闲着……去北军那边操练吧。”

刘如意看向了刘长,严肃的说道:“我实在是担心恢的情况,二哥还在的时候,就多次劝他少吃多动,我已经失去了哥哥,不想再失去弟弟,你安排一下,让他好好锻炼一下……”

刘恢不敢反驳,急忙答应。

“还有你,长……你好酒的性格也该收敛些了,这一年的时日,我要你为二哥守孝,滴酒不沾。”

刘长略微迟疑,还是点点头。

看到弟弟们都听话,刘如意又呆愣了一会,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道:“我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

“三哥……那我先去办正事了……你可以去拜见一下二嫂……”

刘如意点点头。

刘长从殿内离开,长叹了一声,吕禄站在不远处,询问道:“他们的情况都还好吗?”

“还好……明明他才是最需要照顾的那一个……”

刘长摇着头,领着吕禄离开了这里。

郡守们倒是不必都去皇陵,只需要在皇宫里祭拜就好,因为祖庙是在皇宫的,而刘盈当然是要进庙的,刘盈能进庙,还是因为禅让的原因,刘长如今的成就,都能算在他的身上,毕竟没有他禅让,大汉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发展……而刘盈进了庙,又确定了庙号,正式为高宗,有群臣认为,不能以高宗,高字与太祖高皇帝的谥号有了冲突,需要避讳,而刘长却强行下令,并且有意削弱避讳,认为不必为尊者讳。

刘长是不喜欢避讳的,主要是他读书的时候,因为避讳的原因,一些内容是改来改去的,连封邦都不能说,要说封建,这让刘长非常不喜,本来就看不懂,还弄这么多的避讳,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做什么呢?

最终,刘盈的谥号也商定下,是采用了大儒毛亨的提议,为大汉孝仁皇帝。

其实这个仁字不是最好的谥号,每个谥号都带点含义,而仁字是代表着这个人很良善,对待他人很好,就是没什么贡献……拿不出政绩,只能说他为人很好,这在美谥里也很常见,例如武字,说这个人很有成就,可就是文治不足,治国不是很好,政策不善……最好的还是文字,基本上没有其他暗喻了,成就极大,方方面面都沾点边,挑不出什么过错,就是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