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百年一遇(第2/3页)

寻芳客少来几次旧院,少嫖几次姑娘,大明的旱情就能得到缓解了?这不扯淡么。

恰恰相反,寻芳客多来几次旧院,多嫖几个姑娘,才会使得江南的娱乐行业变得更加的活跃,娱乐行业更活跃了,经济生活就会更加的丰富,经济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就业岗位才会增加,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当然,娱乐行业仅只是其中一个行业。

单单靠一个娱乐行业,支撑不起大明的就业市场。

但有句话是怎么说的,不积跬步,则无以致千里。

一个行业只能够提供一部分就业,但是上百个行业加起来所能提供的就业就多了,就足以容纳因为这次旱灾涌入城市的劳力。

保守估计,因为这次旱灾涌入城市的劳力都将超过百万。

这场大旱,靠近大江大湖或者大河的百姓还算好,但是山区的百姓只怕是就惨了,如果不想大面积的饿死人,就只能外出来到大城市讨生活。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什么整顿娱乐行业,而是搞活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安排好即将大量涌入城市讨生活的农民。

……

几乎同时,路振飞、张慎言、孟兆祥和黄道周四人也鱼贯走出值房。

路振飞轻叹一声说:“咱们大明可真是多灾多难哪,近五十年总是各种天灾不断,这两年好不容易年景顺遂些,结果今年又来个大的,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

“百年一遇?”黄道周抬头看着天边正在变淡的火烧云,幽幽说道,“看这架势,很快就是千年一遇了,仆在史书上就从未见过比这更严重的旱情。”

“唉,这可怎么办?”孟兆祥忧心忡忡的说,“看样子得饿死不少人。”

张慎言黑着脸说道:“与其在这里忧叹怎么办,不如趁早准备好粮食帮助百姓度过这个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大荒年。”

黄道周这时候开始推卸责任:“这事儿咱们内阁可办不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张慎言怒道,“这个事就是咱们内阁当管的事,什么叫做咱们内阁办不了?你是不是想说这事就该交由内务府去办?”

“就该交内务府办。”黄道周哼声道,“内务府的仓库里边多的是钱粮,光是武昌镇的粮仓里就储存着好几千万石的余粮!随便拨出点粮食,这个灾年也就过去了。”

“所以我们内阁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黄阁老是这意思吗?”张慎言道。

黄道周正要反驳时却被路振飞给打断:“别吵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吵。”

路振飞也是心烦意乱,自从皇明时报和翰林日报的两篇文章刊发后,张慎言跟黄道周两人就开始较上劲,那是见面就掐,一直掐。

“仆听说堵胤锡到国子监了,要向圣上详细汇报这次灾情。”

说到这一顿,路振飞又说道:“我们也一并过去国子监听听。”

……

路振飞四人赶到彝伦堂之时,崇祯父子四人也是刚坐下不久。

君臣见礼罢,崇祯又重新对堵胤锡说:“堵卿,既然四位阁老也来了,那你就还是重新把情况说一遍吧。”

“是。”堵胤锡恭应一声又说,“这两个多月来,臣走遍了江南八府一州、山东、河南及湖广诸省,江西也看了靠近长江及鄱阳湖的几个府,除了两广云贵川以及福建没去,其余各省的旱情已经基本上都心中有数了。”

“两广云贵川及福建你不用管,这几个省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朱慈烺肃然问,“除了以上这数省,大明的粮食缺口有多大?”

“启奏太子,没有缺口。”堵胤锡答道。

“没有缺口?”朱慈烺听了后明显一愣。

“没有缺口?”路振飞等四位阁老也是面面相觑。

好半晌之后,还是熊孩子朱慈炤先问道:“怎么可能没有缺口?父皇说这可是百年一遇的大灾年,要是再有半个月不下雨,那就是千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