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4/5页)

“万秋的心理年龄和对世界认知,和十四岁的年龄不符合,所以才会是心理问题,万秋将这种正常的行为放大成这样,也是很罕见的。”

燕华平静语气不带有任何安抚色彩,只有阐述。

杨潇雨的表情很不好,任何母亲在听到自己孩子的问题的时候,都没办法有好脸色。

“但是目前看来这种情况并没有到坏事的程度。”

燕华的话,让杨潇雨心中陡然升起烦躁:“你的意思是我宝贝生病了,还是好事?”

燕华对杨潇雨的愤怒视而不见,解释道:“万秋的状况并没有真正影响到现实生活,他只是看到的不一样,在认知上更为特别,可是经过调整和学习,这都是可以改善的,现在的改善就是最好的证明。”

杨潇雨的表情好看了一些,至少这么说,万秋的确是在好转的。

似乎万秋真正的问题,仅仅是没有收到过正常的教育,没有得到正常的家庭。

楚建树并不准备理解太感性的东西,直截了当的说道:“结果而言呢?”

“现在看来,绘画是万秋展现心理的一种方法,甚至只要有足够大的样本,找到绘画中的规律,甚至能通过绘画和万秋进行更准确的对话。”

燕华的话引起了楚建树和杨潇雨的注意。

“但是很可能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万秋懂得的越来越多,对于这些不确定的现象都会消失,未来他回头看这些画,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吧。”

杨潇雨头疼的捏了捏太阳穴:“那你说这么多,就只是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些乱七八糟的画,完全是属于万秋的规则,燕华能参透的并不多。

但是这些明明是混乱不堪的画,在仔细的去了解,凝视,思考之后,会逐欣赏到这些画作的情感表现。

“不,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接下来燕华的表情却严肃了起来,“之前蒋老师说过,万秋对于疼痛的理解有些怪异。”

对疼痛两个字,并不仅仅是万秋有反应,即便是楚建树和杨潇雨,也立刻有了反应。

燕华自然也清楚,这是因为万秋在回到楚家之前,那一段漫长的塑造性格的过去。

“我试着让万秋画出他关于疼痛的印象。”

万秋对于任何东西都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概念,比如无论画多少次楚章,最终画面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很相似的。

可是关于疼痛,万秋却画出了无数张不同的画面。

相当多的很不一样的画纸被呈现在楚建树和杨潇雨面前的时候,带给了两人全然的震撼。

在万秋对于人物的画上,总是会透露出一些独特,仔细端详后会产生的情绪。

如同人看到红色会想到热情,看到蓝色会想到冰冷一样。

而对疼痛的感受,万秋的呈现却过于丰富了。

“对于宁巧珍和宁海带来的疼痛,万秋大概是真的觉得是幸福的。”燕华指着那些纷乱的,却意外会感到漂亮的画作,以及之前的一部分,“这里似乎是和万小花在一起的时候的感受。”

杨潇雨一旦提到万秋的过去,脸色就不好看。

但是这一次燕华想说的并不是这些。

最终,燕华的手指向了最终的,让楚建树和杨潇雨非常震撼的那几张绘画。

“这些是什么,你们有线索吗?”

这几张绘画,最直观的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整张一整张的黑色。

黑色,间或夹杂着红色、黄色等等,却的会让人生理性不适的绘画。

仿佛是在黑夜之中逝去的生命,血液不断的从画纸中蔓延下来,仅仅能看到一点点的昏黄色灯光,蔑视着这死寂的空间和现实。

“这些画,在画的时候我看了整个过程,也录制下来了。”燕华说道,“有很多比较具现化的东西,这在万秋的绘画中很少见。”

“难道万秋没直接告诉你是什么吗?”楚建树也无意识的捂住了嘴,原来画作居然真的能带给人如此的让人厌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