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盛夏琐事(第2/4页)

至于两个男孩子和他的小书童,他可以教他们连字,猜谜语,或者是给他们讲一些小故事。

这么热的夏天,也没能阻挡百姓们风风火火的过日子。

因为有了流寇袭扰的事情,莲花坳人少的短处暴露无遗。

故而大家伙儿决定好好地整理下村子周围。

本来么,村子周围是有那么一两条小道,可以不通过村口进入村子的,以前王珺回来就走的是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了的小道。

只是后来挖了壕沟,立了拒马,这小道就被彻底的断了。

现在他们打算将壕沟挖深一些,还附带排水功能,拒马不撤走,但是想在秋收之后,打个夯土围墙,一个是为了防止再有这等事情发生,另外一个就是为了防止野兽袭击。

去年村子里没闹野兽,但是冬日里也能听到狼嚎的声音。

前年温润没来,但是听说前年有野狼闯进村子里,拖拽走了一头半大的小猪,多吓人啊!

那个时候,幸好没人在外面,要不然拖拽走的可能就不止是一头半大的小猪了。

就算是那样,也没人敢出门去“救”猪。

加上这次流寇袭击了这里,虽然他们胜利了,但是听说了温家庄的惨状。

据说温家庄有不少人都受了伤,流寇闯了进去,温家庄的人一开始就没特别防备,结果就遭殃了。

不止人受了伤,还有一些妇人也被流寇占了便宜,虽然只是撕破了衣服,还没做什么呢,那个时候流寇们主要是找吃的,女色什么的,可以是顺带,也可以是填饱了肚子之后再考虑的事情。

反正温家庄被祸害的够呛。

而唯一没有被影响到的就是青皮老大所在的,温润家的故居。

青皮老大有很多小弟跟随,加上又是当差的了,带了武器回去的,而且他们家被翻新过,不止是房屋,包括院墙在内,都加固了增高了。

人也多,他们家是坚持最久的那一户,没让流寇冲进大门,一直等到了剿匪的军队到来。

那也是一什人马,不过人家那个是满编,一百人。

且都是正规军,可不是王珺那样的火头军,就算是后营,是辎重营,那也有精兵强将的,不然如何守卫大军后路和给养?

就是吧,温家庄的人不地道,大军来了你倒是继续跟流寇抗争啊?

他们不,看到大军来了就直接转身回家,关门上锁,外头闹的哪怕是人脑袋打出来狗脑袋了,也不管。

倒是有流寇趁机闯进他们的院子,肉类不做熟了不能吃,那瓜菜什么的可以吧?总算是有口吃的了。

吃几口继续跟官兵对着干。

这不等于变相的“资敌”了吗?

你不打流寇,你守着自家大门也行啊!

自家大门都不守着,光在屋里头当缩头乌龟。

也是一开始战事太惨烈,看到死了十几号人,老族长都让人在脑袋上开了个大口子,谁还敢继续拼命啊?

温家庄的人死伤惨重,却没人可怜他们。

去追缴流寇的兵丁们,更是用自己的裤腰带捆绑的那些被抓的流寇,别说吃饭洗澡加休息了,哪怕是一口水都没喝到,饿着肚子赶去了十几里路外的大车店,才勉强落脚,吃了口饭。

跟王珺他们的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回到营地里,那什长能不跟自己的上官说吗?

上官能不跟董浩将军提吗?

温家庄哪怕是死了很多人,军中也没什么表示。

王珺那里哪怕只有几个轻伤的,那也记录了厚厚的军功在册。

连带着县令大人对温家庄更看不上眼了,谁叫这么多村子,就温家庄损失最大,其他村子都没这样,以至于在一片歌功颂德的捷报之中,掺和进了一片惨白色,这事儿,谁受得了啊?

张大爷拎着从河里捞上来的虾子,找温润讨酒喝,跟温润在饭桌上说的这件事情:“现在听说温家庄乱糟糟的,青皮那帮家伙也不管一下,任由温家庄的村长跟族长闹起来,连给田地锄草的事情都耽误了,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