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4页)

小道士笑道:“原来是为这个,我进去告诉一声儿。”

小道抽身去后,崔承便跟几个奴仆入内,且走且看,不多时来至内堂,见寂静非常,偶尔有两个僧人身影经过,却悄无声息,宛如游魂一般。

崔承皱眉道:“这儿怪冷清的,若让我住在这儿,可要闷死了。”

才嘀咕了几句,就见先前那小道士匆匆忙忙出来,竟道:“这、也不知怎么了,里头说不想见人呢。”

崔承一愣:“你说什么?”

小道士说:“方才我进去禀告说哥儿来探望,老师父骂了我一顿,说是姑娘要静心祈祷,不能见外人。”

崔承好不容易得了这个空子来探,闻言哪里肯罢休,便道:“瞎说,我是外人么?走开,我自个儿去见姐姐!”竟把小道士怼了一把,自己往内就走。

小道士也不敢拦他,只叫了两声作罢。

崔承身边那几个跟班也只苦笑,相视摇头。

且说崔承自己雄纠纠气昂昂地进了内堂,仍见满堂鸦雀无声,只有几尊塑像……活灵活现的。

崔承有些不安,连叫两声“姐姐”,也无人答应。

他正踌躇,忽地听见殿后有脚步声,当下忙跑过去,却见出来的是是庙中的主持僧人,迎着他笑道:“哥儿,别忙着跑,地上滑留神跌了。”

崔承十分失望,站住脚问:“我姐姐呢?”

主持僧笑说:“小姐在里头静修呢,这会子不能见外客。”

崔承鼓起腮帮子:“我是她弟弟,算什么外客?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难道不许我见她不成?姐姐难道也不想我?”

主持僧还待要说,不料崔承从来是个没耐性的,见他只顾阻拦,便一扭身,从主持僧身边儿奔了过去。

那僧然人拦挡不及,崔承已经跳出大殿,往后奔去,边跑边大叫“姐姐”。

僧人见状,暗暗叫苦,只得快步跟上。

而崔承跑到后面僧房,左顾右盼,便拦下经过的一个僧人:“大小姐在哪儿呢?”

那和尚呆了呆,一指前头那重院子,道:“施主们都在那里住着。”

崔承忙跑过去,奋力把门推开,果然见里头一排僧房,他也不怕累,叫嚷着,一鼓作气连推了几个房间的门,都不见人。

直到跑到最后一间卧房,才听见里头有些动静。崔承大喜,忙把门推开,才要大叫,里头那人走出来,正好同崔承打了个照面。

崔承愣了愣,叫道:“你是……”一语未了,那人已经到他跟前儿,便捂住嘴道:“别吵。”

僧院寂寂,崔承正要挣扎,那人又在耳畔道:“你乖些,我不是歹人。”

崔承定睛看去,却见这人生得唇红齿白,年纪看着不大,却是个很出色的少年,也不是和尚。

那人见他不嚷了,才慢慢松开手,崔承睁大双眼:“你是谁?我姐姐呢?”

那人笑看着他,也不回答。正在此刻,外头老僧来到,因说:“哥儿忒精灵,跑的也快,一时拦不住,还请恕罪。”说着,向着少年举手行了一礼。

崔承看看他,又看看这笑吟吟的少年,大惑不解。

几乎与此同时,就在京城刑部,有人也正狐疑难解。

原来,自从云鬟前往刑部见过白樘之后,白樘因得知了那“鸳鸯杀”凶嫌将要犯案的第三个地点,却是长安坊一户朱姓人家。

这信息对白樘来说自然是至关重要,因此忙着手叫人暗中查探。

然而这长安坊住户不下三四百,姓朱的人家,少说也有十几二十户,连夜统算之后,果然找到十一家户主姓“朱”的。

因不能惊动凶手,行事自然要加倍机密,连京兆府、大理寺等都不曾通知,只由刑部的人秘密行事。

又暗中调了坊中的保长,仔细询问各家各户的情况,明面上只说是查看人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