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死后清算(第2/2页)

“妾身窦女,为罚恶司副判。”

窦女面对镜头略略躬身,便一脸正气地讲起地府阴律判罚原则:“罚恶司与阴律司共掌地府刑狱,罪行确凿者由罚恶司审判,罪行有争议处,由阴律司问审。”

“罪魂王姓讳世东者,生前所为,阳间当自有定论,有无争议,人心自知;其缉拿到案,经孽镜台确认无误,方由我司主判宣读判罚,按阴律行刑。”

这个态度解读起来很简单,如果阳间有人认为罪魂王世东在地府服刑过于严苛,且先去问一问阳间的人心——若有修舍利子的佛子佛女想要慷他人之慨认为王世东“情有可原”,先问一问阳间民众答应不答应。

两句话把可能存在的非议挡回去,窦女这位罚恶司的副判,便正式地向阳间万民逐一介绍起地府十八狱每一层的刑罚原则,和投入每一层地狱的罪魂罪行标准。

贵安分部的四人宣传小组并不是地府里的第一批“人间访客”,在大劫之前,地府的阴官阴曹其实也是招待过多位人间的有识之士到地狱“观刑”的。

而这些有识之士返回人间后,也确实付出过不少努力、以各种方式让阳间凡人知晓地府地狱的存在,以“善恶到头终有报”、“即便人不知,亦有天知地知”等委婉说辞劝人向善。

但是吧……言语上的规劝,终究不如亲眼得见震撼,哪怕世人早知生前犯罪死后清算、要在无间地狱里永不超生永生受苦(对于平均寿命几十年的人类来说,几百年的地狱刑罚确实得算是永生受苦),作恶时也不见得会放在心上。

甚至在末法大劫来临、地府封门之后,阳间凡人还大胆妄为到篡改地狱刑罚原则来,最让苏醒后的窦女哭笑不得的,就是劝寡妇改嫁也要下地狱——明明唐宋时寡妇改嫁还是善事,明清时的“民间习俗”,居然能管到明初就封门渡劫的地府去了。

借神州公门有心用官方渠道公开死后清算劝人向善的机会,窦女得赶紧向世人辩白,没这事;地府里这班阴官阴曹虽然都是动辄数百年上千年乃至几千年的老鬼,但还真不如大劫来临后的明清、尤其是清朝人腐朽顽固、食古不化。

第二层剪刀地狱剪的不是再嫁寡妇,也不是劝寡妇再嫁之人,而是剪强迫他人交合(被强迫者不分男女老幼)的强徒,剪的也不是手指,是作案工具。

第四层地狱不是后人牵强附会的孽镜地狱,而是炼心地狱,顾名思义,把背叛背离他人且罪行严重的罪魂刨胸取心,以火炼之。

刀山地狱也不是小动保幻想的杀了生的人要下的地狱,是杀人犯的归处。

杀夫杀妻、杀父母杀子女近亲者要上冰山地狱,堕胎不在其间;胎儿依附母体、以吸食母体血肉精华而生,地府阴律还没有不分是非到轻母体而重孕胎的程度——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人才把人分贵贱。

吃动物的肉不下地狱,不然的话地府老早人满为患了,孽杀万物生灵的倒是要下的,去第十层地狱好生体验一番啥叫被孽杀。

此外,窦女还郑重申明了一番地狱刑罚虽重,却也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来“体验”的——绝大部分凡人一生庸碌,无功无过,死了也就魂飞魄散了,就算留有执念也只是多逗留一阵子人间,过不到七日,便也就亡魂散去重归天地,连阴官阴曹的面儿都见不着。

窦女这段告诫极其有必要,艾娴一个字没剪、全部放了出来——毕竟现在的人都比较容易能混个肚饱,而人一旦吃饱了撑着闲得没事干了,就很容易多事;万一有人非要不害怕死后清算、趁着人人恐慌的机会趁虚而入打着崇拜地府的名头卖啥赎罪劵之类的骗钱,这不是给执法部门添乱吗。

花了大半天功夫录制、剪辑成总时长六十五分钟的正片播完,各大平台开通的直播间总在线人数突破八千万,省台收视率直逼10%,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