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页)

可初迎想说,按她重生前的政策,各区域胡同哪里有什么拆迁,都是腾退,跟京城房价相比,腾退补偿也不高,企业产或者房管所租给个人住的差不多是一平米十二万,他们家是私产,一平米也就多两万,十四万左右,于是他们家分到一套小三居。

三个兄弟肯定没法再住一起,只能卖房分钱,拿了首付款各自卖房,因此在退休后她跟方戬背上巨额债务才在北四环有了两居室。

他们家条件还算好的,住胡同的每户人家房子都小,一些人家一家三代挤在十几平米房间内,腾退款压根就不够买房,很难通过腾退解决住房问题。

而她跟方戬本来也是如胶似漆感情极好的小夫妻,方戬是区检察院检察官,不知道是不是体力劳动跟脑力劳动差距太大,反正俩人渐行渐远,直到形同陌路。

到退休的时候,两人已经离婚,离婚不离门,无话可说,只剩饭搭子的关系。

思量好几天,她也没想出她跟方戬是如何走到那一步。

而眼下,正有一件跟房子有关的大事要发生,作为八十年代扶弟魔,姜铁梅说服了方洪年,把房子腾出一间来要卖给娘家侄子姜红卫。

姜铁梅的弟弟一家也住胡同,三代六口人挤住十二平米平房,扶弟魔姜铁梅操心弟弟家住房问题,想出的馊主意就是把夫家房子卖给侄子一间。

方家房子是在建国前花了三四百银元买的,这可是祖产,方洪年被媳妇辖制惯了,鬼使神差答应卖给姜红卫一间房。

一间十平米的房子二百块,就这样还得分期付款,明天姜红卫过来就是要买房过户。

卖房的事儿当然有后续,姜红卫后来做生意发达了,受过没房住的苦的他有钱就买房,后来手里有多套房,等胡同腾退,姜铁梅就要把曾经卖给他的房买回来,这样方家就能分到大三居。

姜铁梅的逻辑是大家都是至亲,当初你们家庭困难的时候我帮了你,现在我家住房困难你当然得施以援手,再说那本来就是我家的房子,又不是白白要回来,我们给钱。

姜红卫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到嘴的肥肉岂肯往外吐。

那是他发家致富的起点,他能用来吹嘘一辈子的划算投资,每当跟人谈起传奇往事必从买的这间房开始,是他增值无数倍的资产,怎么会卖!

侄子软和话都没说,气得老太太一口气没喘上来,含恨离开人世。

而姜红卫两口子正是一本小说里的男主女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通过努力奋斗成为富一代,他们大杂院的住户则是男女主的陪衬跟对照组一二三四五六,这也是初迎重生前才知道的。

这样凝神想着,感觉寒风有些刺脸,像小刀片一样顺着脖领子往衣服里钻。边伸出双臂环住方戬的腰,身体前倾脸贴着他后背,借助他宽阔厚实的脊背挡风。

“迎迎,是不是冷了。”方戬感受到腰间的力度,声音被寒风吹得支离破碎。

初迎搂着他的双臂紧了紧,声音都带着哆嗦的颤音:“方戬,咱们家腾出来的那间房不能卖。”

方戬没听清,初迎重复了一遍,他才问:“为什么,咱妈不都跟姜红卫说好了吗?”

初迎可不能说你妈以后会被姜红卫气死,她选择从亲情角度说服方戬。

“咱家一共五间房,住房也说不上宽敞,爸妈一间,大哥大嫂一间,咱俩一间,一间是客厅,春芬、春燕大了肯定需要一间房,要是卖一间的话不是没客厅就是俩丫头没房,再说三弟要是回城也没地方住。”

三弟方晋北已经到内蒙下乡八、九年时间,在当地结婚,知青大返城时他没回来,到九十年代为了解决孩子读书问题想回城,可那时传言扬善胡同腾退价格是二十多万一平,大嫂觉得这可是一笔巨款,只要方晋北不回城,那么腾退款就是两个兄弟分,于是百般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