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页)

理发师傅看着她乌黑油亮的麻花辫眼前一亮,问:“你卖头发不?”

“怎么收?”初迎问。

理发师傅拇指食指伸展开,比划一个动作:“你头发多,五块钱一拃。”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初迎的长发卖了三十块,发稍还免费烫了卷,理发师傅得意地炫耀自己手艺:“你看你留短发多精神,比电影演员都俊。”

出了理发店,没有沉重的长发感觉一身轻松,初迎连脚步都轻快好多。

回到家,她对着镜子左照右照,觉得刘海不够蓬松,又从笤帚上撅了秫秸秆,用火烧热,把刘海跟耳侧的头发都烫得蓬松,这才满意。

差不多到了放学时间,初迎去幼儿园接闺女,春燕这丫头根本就没认出妈妈,委屈巴巴地撅着小嘴往旁边走,初迎大声招呼她,她才面露惊喜,迈着小腿飞奔过来。

“妈,你头发呢。”闺女鼓着腮帮子问。

妈妈跟她同款的麻花辫竟然没了。

下班回来的方戬也没认出自己媳妇,大家都在马路牙子上走,可他大步流星径直从母女俩身边走过去。

“方戬。”初迎招呼他。

方戬停步回过头看妻女,微微凝眉:“怎么把头发铰了?”

都八十年代了,谁还留土味麻花辫!初迎简直怀疑自己之前的审美,她甩甩头说:“省得你总说我头发长见识短。”

方戬不适应媳妇的新发型,走了两步拉住闺女另外一只手说:“你这是哪根筋搭错了,这几天都不对劲。”

面对检察官同志炯炯如炬的视线,初迎可不想被他找不同,转移话题说:“我早上跟你说的事儿,一定得跟妈说。”

方戬点头:“好。”

大杂院的拥挤从门洞开始,很窄的门洞放着不知道谁家的废弃农具还有椅子,院子本来是二进四合院,分为内院跟外院,中间有水磨砖围墙分隔,有垂花门可以通行。

他们住内院的东房,本来是大三间,现在隔成了小五间,一共是五十平米,在所有人家中,他家房子最大,当然人口也多。

大杂院其它地方也非常拥挤,各家都在房子附近建厨房跟储藏间,甚至超过自家住房本来的面积,内院跟外院都只剩不多的公共活动空间。

回到家,姜铁梅已经在铁皮石棉瓦搭的厨房里忙乎,她担心费水、费煤费粮食,不肯让俩儿媳妇帮忙,很快晚饭就又快又省地准备好。

等晚饭开始,初迎给方戬示意,后者马上开口:“妈,咱腾出来的房间不能卖,得留给老三。”

姜铁梅惊讶得手上的筷子都掉了:“不都说好了吗,临到卖的时候咱能变卦呢。”

方戬把清晨初迎跟他说过的话说了一遍。

等他说完,初迎马上更深入的阐述,她说:“妈,老三多孝顺你们俩,他是为了报恩才留在内蒙,但他一直惦记你们老两口,你看他回来探亲带的东西,奶酪奶棒牛肉干,牛肉干他自己都舍不得吃,都给咱家带回来。他都说了会给你们养老,说不定他哪天就回城,妈,咱们得给他留房间,不留房间就寒了他的心。

当时老三多听话,本来他初中毕业爸给他找了份啤酒厂的工作,可你说大舅妈重病要钱治病,让他把工作让给红兵,他没工作只能下乡,本来他可以留在城市里挣工资,可是却孤身一人在乡下患重病咱家人都不知道。”

姜铁梅听得红了眼眶,这些年她净顾着拉扯侄子,差点忘了当知青吃苦受罪差点得病死在外地的三儿子!

她相信二儿媳妇心眼好,毕竟她在老三下乡之后才嫁过来,跟老三一家子都不熟,肯定一点私心都没有,只是为了一家人和和睦睦。

方家祖上烧高香才能有这样手捧铁饭碗又心地善良的儿媳。

家有贤妻,方能家和万事兴。

家里人对卖房这事儿态度本就不一,除了姜铁梅一腔热情想要提携侄子,方戬、初迎、方晋南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